農業知識庫
						利用RothC模式進行土壤有機碳固存潛力時空變化分析—以濁水溪流域為例
							作者:許健輝;顏淳阡;劉滄棽
							公佈日期:113 年 03 月 03 日
						
						一、前言
土壤為陸地上最大碳庫,2公尺深度的土壤有機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
儲量約為2,400 Gt C (2.4兆噸),約為大氣中碳量的3倍,生物碳量的4倍(Zamanian
et al., 2021)。千分之四倡議提出每年增加土壤有機碳儲量0.4%,則能抵銷人為
排放之二氧化碳,表示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微小變化足以對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
產生巨大影響(Minasny et al., 2017)。土壤中碳儲量與碳損失之間的平衡影響
土壤有機碳固存潛力(SOC sequestration potential),氣溫、雨量、土壤排水能力
及pH等皆會影響有機質分解速率,土壤中的團粒構造、細顆粒含量(如坋粒和黏
粒)也會影響礦物與有機質之結合穩定性(Paustian et al., 2019)。
								知識樹分類
							
						生產者知識庫 > 土壤肥料類 > 土壤化學與礦物學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植物醫師專欄-改善土壤之田間實作方式114/08/21
- 臺南區農業專訊第132期-第9屆國際土壤礦物與有機質及微生物相互作用研討會紀實114/08/21
- 植物醫師專欄-作物與土壤健康管理及土壤傳播病害之探討114/06/30
- 淺談土壤消毒之方法114/04/10
- 土壤質地簡易測定方法114/04/10
- 臺東區農情月刊第298期-四季繁茂映綠意 果園地被增碳匯113/12/18
- 桑樹的芻料利用113/12/03
- 苗栗縣友善環境耕作政策推動情形113/10/15
- 臺南區農業專訊129期-你施的肥料去哪裡了? (1)氮循環及如何提高氮肥利用效率113/10/09
- 作物青枯病之生態與防治.pdf113/06/17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