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淨零策略的執行面向
文圖/廖崇億
為呼應全球淨零趨勢,臺灣於111年3月正式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提出「十二項關鍵戰略」,制定行動計畫引導轉型。農業部綜整「自然碳匯」關鍵戰略行動計畫,規劃減量、增匯、循環、綠趨勢等4大議題主軸及具體策略措施,落實推動實行。
依據我國112年2月15日修正之「氣候變遷因應法」溫室氣體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以國家碳排總量角度,即依據IPCC國家清冊指南,與農業有關的直接排放為CO2、CH4、N2O。其中CH4主要排放源為持續湛水的水田、家禽畜腸胃道發酵與廢水處理,N2O主要排放源為含氮肥料施用與廢水處理,家禽畜呼吸或植體燃燒產生的CO2則視為短期CO2循環會被植物吸收,不列入計算,只計算尿素和石灰資材施用後水解或礦化產用生的CO2排放。若以合作社、加工廠或農會等營運組織的碳排查,以及農產品的碳足跡,溫室氣體盤查的項目則會更多元,如農機具使用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CO2排放、冷藏庫使用的HFCs洩漏、化糞池裡產生的CH4與N2O,或是生產用電產生的間接碳排放等。因此,為了達到農業淨零,不同檢視角度會有不同減量目標,但都有共同的重點:減少化石燃料使用、降低礦產自然資源開發、提高能源與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廢棄物產出、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等,並透過增加碳匯或碳封存來達到淨零。農業部(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並宣示在2040年達到農業淨零排放,擬定了減量、增匯、循環、綠趨勢四大策略,分述如下。
【減量】
109年農業部門碳排放量為3,345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約佔臺灣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15%,與79年的5,049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相比,農業碳排約已減少34%,一些活動數據,如耕作面積、肥料使用及家禽畜飼養頭數的減少,是減量的主要指標。目前與農糧有關的水稻種植、農業土壤、農作物殘體燃燒及尿素使用,各佔農業部門的18.0%、36.8%、0.05%及0.9%。稻米為臺灣主食之一,栽培面積雖較30年前減少30%,近年栽培面積仍有24-26萬公頃,是主要碳排放源。農耕土壤碳排,主要計算是氮肥投入下,因微生物脫氮作用的中間產物:N2O釋出。79年後,在作物轉作政策、生產技術改善及農業活動衰退等因素影響下,農業相關活動數據有明顯減少,但在近10年趨於平緩。因此農業的減排需要更進一步的技術與資源投入,才能促使農業碳排放減量。
碳排減量有2個關鍵,一是活動減少,例如:氮肥料投入量減少、水稻面積減少等,通常與技術推廣、政策推動、經濟活動或生產環境改變有關,目前農業主管單位,透過肥料補助與企業贊助,促進農友轉用低碳排資材,以肥料實名登記補助,管理肥料使用總用量;二是排放係數的改變,即透過更高效率的生產管理模式,產生較低的碳排放,如節水管理下之水稻甲烷排放僅約慣行持續淹灌的50%,間歇灌溉的推廣及統計執行面積是減量的重要措施。添加硝化抑制劑或進行裹覆處理的緩釋肥料,提高作物氮利用,可降低N2O排放,以日本國家清冊為例,使用硝化抑制劑的氮肥投入N2O排放係數僅有一般肥料的74%,目前農糧署已推動裹覆肥料補助,期提高緩釋肥料利用量,降低氧化亞氮排放量。在減量作為上,活動數據與碳排係數調整,仰賴統計資料的精進、農業長期科學研究及農業環境調查。
農業研究單位過去到現在進行了許多環境親和相關研究,皆具減碳效果,在農糧產業上,如合理化施肥、精準施肥、水稻節水栽培或密植高產生產技術;在畜牧業,透過調整飼料配方、通氣式堆肥、廢水處理改進或沼氣回收利用,以降低溫室氣體的溢散;農業機械上,推動電動農機具或使用高效能機具等。過去的研究較缺乏實際碳排放量化之評估,許多技術重新被提出再研究討論,改善技術並盤查碳排碳匯,避免額外的碳洩漏。所謂碳洩漏,指技術或政策的投入,雖在目標產生減排,卻在其它過程、製程或國家產生額外的碳排。因此碳排減量,除了應用新開發技術之外,應以更宏觀的角度來檢視整體系統。
【增匯】
碳排減量效果有一定限度,甚至只要有人為活動存在與化石燃料的持續使用,碳排放就無法避免,因此為了抵銷這些碳排放,需要設法把這些溢散的碳固定下來,在工業上常以科技技術利用碳捕捉或碳封存來進行,相關技術豐富成熟。但執行時,需要額外能源投入,如無法確保碳固定大於技術投入所需能源碳排,以及對應的規模,就無法達到碳匯的效益。以自然為本的森林、土壤或海洋碳匯成為各界關注與發展重點。
在了解自然碳匯前,須先了解碳匯與碳庫差異,碳庫為穩定的碳量,持續耕作的農地、土壤中的有機質與碳酸鹽類或穩定存在的森林等,如果這些環境沒有受到破壞,場域將持續保存碳。在土壤深度0-30公分農地單位面積碳庫量約30-100公噸/公頃,森林約60-300公噸/公頃,當環境被開發,例如森林變成農田,這些碳庫將產生變化而釋出碳,產生碳排放,在碳盤查上稱之為「土地利用變化」;而碳匯管理下的土壤或森林等環境,除了維持每年的碳庫,另有額外增加的碳固定量。
森林碳匯,是最早被確認效益的碳匯,惟最近衍生「外加性」爭議多,若以國家尺度而言,森林碳匯計入較無異議,但在企業購買之碳中和碳權,森林碳匯常被認為缺乏人為外加性投入而備受爭議。過去國內森林強調保育,使森林碳匯趨於自然碳平衡而逐漸達碳匯飽和,若要進一步增加碳匯,應適度活化森林並進行利用。
對於短期作物,如水稻、雜糧及蔬菜等,這些作物也會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固定,收穫部位採收後被食用,而遺留在田間的殘體,會翻耕入土被微生物分解,因此無論作物被食用或在土壤中被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會回到環境中形成碳循環,對於短期作物,最終僅存少量不易分解的殘體形成腐植質,產生碳匯;不考慮殘體造成的土壤碳匯下,每年短期作物本身生長的生物量是不被視為具碳匯存在量。
因此,最主要農業的碳匯即土壤中累積的有機質。經相關研究,土壤碳存量不亞於森林,甚至可能更高,增加土壤碳匯管理包含加強地表覆蓋、減少耕犁、增加有機質投入與草生栽培等;但土壤有機質累積是相當緩慢的過程,以果園草生栽培為例,初期管理變化每年每公頃可能造成1-4公噸的碳匯,但1-5年穩定後,每年最多增加僅百公斤的土壤碳匯;其它農糧生產管理,初步估計每年要有6公噸以上的有機碳投入,才會有數公斤到數百公斤的碳匯產生,如為單純旱作或低生產管理,還有負碳匯可能。此外,管理、土壤類型及地區氣候的差異,使土壤碳匯的增長不如樹木生長容易評估計算,國外增加土壤碳匯管理的方式,在臺灣不見得適用,因此當前土壤碳匯研究將著重在定性與定量,即確認可促進土壤碳匯管理措施與增加量。
【循環】
農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廢棄物與副產物,部分肥料生產業者會將資源收集,循環利用製成有機質肥料回歸田間生產;但部分則無特別處置利用,雖可能無碳排產生,但也無碳匯和附加利益產生。過去為降低畜牧廢水排放造成環境汙染,需經過三段式廢水處理,以降低有機質與營養鹽,但如果降低處理程度,將這些有機質與營養鹽改投入田間作物生產,除降低額外肥料資源投入外,亦降低廢水處理過程所需的能源消耗,雙方面降低農業生產經營碳排,甚至可利用廢水發酵產生的沼氣進行發電,降低化石燃料發電比例。
果樹是農業耕作較有可能具有森林碳匯量的潛力,但相對森林樹木的持續生長,果樹大多只有3-5年的生長期,此後隨修剪枝或翻新重植,如果沒有將這些生物質,另外收集利用或封存,而僅堆積、粉碎或焚燒處理,就不具有碳匯存在。因此,若將這些副產物收集,製成生物炭,藉其穩定型態就可達到碳封存目的,經研究生物炭燒製過程中所耗能源,低於生物炭本身的碳存量,惟生物炭施用封存方式,尚有爭議,因有些植物具有重金屬富集性、燒製溫度會影響有害物質生成,一旦施用或投入土壤中,就無法取出,故目前對生物炭相關法規與規範仍在積極制定中。
【綠趨勢】
為了更進一步達到淨零減碳,除了產業主體在碳排放的減量外,也逐漸拓展到產業上下游與金融體系,甚至用電管理的間接碳排放。由於在組織盤查規則,金融企業所投資的企業碳排將被列入評估,所以為了降低金融等服務業企業碳排放,金融業可能提升減碳或低碳企業的投資,降低高碳排企業的融資。
臺灣目前雖以化石燃料發電為主,能源碳排在全球相對偏高,但隨綠能的拓展,臺灣電力碳排放係數由99年0.612公斤碳當量/度,下降到目前111年0.495公斤碳當量/度;而且電動機械平均效率高於燃油,因此電動機械的推廣使用,是淨零碳排推動的重要策略之一。
除減排增匯技術之外,淨零碳排可結合食農教育,建立正確的碳排知識與淨零涵義,才能有效推動。透過基礎知識推廣,由上而下,從農業研究人員、農業生產團體、生產的農友以及消費者等,透過市場或加工供應需求,逐步推廣淨零減碳。以工業製造業近年最熱門的手機為例,最常發生的碳足跡追溯,包括組裝、零件生產、零件原料及礦物原料,也就是說,要進入供應鏈,就必須進行碳盤查。農業產品目前尚不會受到碳關稅(CBAM)影響,但在加工食品的碳足跡追溯上,農產外銷加工品未來勢必受影響,為了及早因應,相關知識推廣不可忽略。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土壤肥料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水土保持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相關檔案下載
- 農民輔導與推廣服務- 臺灣蠶蜂昆蟲教育園區榮獲112 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優異獎113/11/20
- 農業淨零碳排- 地被植物對增加果園土壤固碳之應用研究113/11/20
- 農業生態與國土綠色網絡- 苗栗縣西湖鄉文旦產區長期生態調查113/11/20
- 土壤肥料與農業機械-促進瓜果類作物抗逆境複方微生物堆肥之研發113/11/20
- 生物防治與植物保護研發應用-開發草莓潛伏性病害檢測技術及導入抗感病快篩技術於耐病育種113/11/20
- 作物改良、栽培技術及產品研發-抗白葉枯病水稻品種- 苗栗3 號113/11/20
- 蠶蜂及生物技術研發-二化性家蠶種原延長冷藏保存關鍵技術之研究113/11/20
- 設施蘆筍智慧栽培數位服務平台及智慧藥肥施作系統觀摩會113/11/18
- 「資源循環再生利用 禽畜糞堆肥提升落花生生產效益循環場域示範觀摩會」活動紀實113/11/18
- 臺南區農情月刊341期-資源循環創新 禽畜糞堆肥應用於 落花生 耕作1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