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發芽-花蓮原住民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卓清部落--01
作者:曾竫萌;楊大吉;陳美齡
公佈日期:113 年 07 月 19 日
•Bunun
溪水清澈的安居之地-卓清部落
卓清村涵蓋了三個部落,分別為Saiku清水部落、Taklauk卓樂部落及Lamungan南安部落。布農族最早的居住地,經常被提到的是位於西部平原的Lamongan「那母岸」,傳說那母岸是一處土壤為赤色,檳榔樹長得非常的繁茂之地。
布農族早期維持山林焚田的耕作,土地輪作適時休耕,後來因為人口增加、耕地不足,或是狩獵時發現適合耕作的土地等等不同原因,從中央山脈往南投移動,慢慢的越過中央山脈數座高峰向高雄、花蓮、台東等地,遷徙的過程也形成了不同的氏族。日治時期的移住政策,也是一次大規模的遷移,逐漸形成了現今部落的居住人口。善於狩獵與農耕的布農族,遷移的過程中,攜帶著種子找尋適合的耕地,因此養成了豐富的山林知識與農事耕作。
鄰近桌清國小,位於清水林道旁的耕地,是這次主要的訪談區域,也是居住在清水、南安、卓樂部落部分族人的耕作地,還有幾位南安布農豆豆班的tina們耕作的地方。在群山環繞下得天獨厚的環境,族人維持傳統耕作。代代留存的古老種原,隨著遷移來到清水部落,長出適應新土地的韌性,也像布農族人一般,在遷徙的過程中,尋找可耕可獵的安居之地。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推廣教育 > 農業推廣教育-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產業文化
延伸閱讀
- (第143期)技術服務季刊114/10/17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114年本場辦理農民學院課程及時間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人事異動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展現青農群聚成果-2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展現青農群聚成果-1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紫湯圓開運指南:好運「紫紫」來!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第一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 頒獎典禮盛大舉行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恭喜本場傅仰人副場長與莊浚釗分場長榮退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8期-------------第7屆百大青農余振華-綠寶石的傳承與創新114/10/03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8期-------------青花菜114/10/03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