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沖繩百香果病毒調查:百香果潛隱病毒的流行、傳播及利用去病毒苗達有效防治
在日本沖繩縣,冬春季節種植的百香果出現新葉枯萎、植株活力下降等徵狀的栽培問題。2017 年,調查84 個田區而確認了疑似病毒病的徵狀,並以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進一步調查日本已報告的6 種特定病毒的疫情。結果顯示,最常見的3 種病徵是成年葉片捲曲、葉面開裂及葉脈間黃化。在檢測的6 種病毒中,東亞百香果皺縮病毒 (East Asian Passiflora distortion virus; EAPDV)、東亞百香果病毒-AO (East Asian Passiflora virus-AO; EAPV-AO) 與百香果潛隱病毒 (Passiflora latent virus; PLV) 的發生率分別為2.4%、1.2% 及85.7%,而蠶豆萎凋病毒-2 (Broad bean wilt virus-2; BBWV-2)、胡瓜嵌紋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均未檢測到。感染EAPDV 與EAPV-AO 的植物表現出葉片皺縮與果實畸形的典型徵狀,而感染PLV 的植物則表現出其他非特異性徵狀。根據調查結果,PLV 被確定為主要病原。此病毒是從受感染的百香果中所分離而得,可導致奎藜出現病徵,但不會在百香果引起病徵。PLV 可透過昆蟲媒介 (例如棉蚜) 以及修枝剪所殘留的汁液傳播。此外,由於在從種苗供應商的百香果幼苗中檢測到了PLV,因此從2019 年開始,沖繩縣採取了供應已確認不含PLV 的幼苗措施。此後,PLV 的發生率急劇下降,2022年所進行的第二次田間調查顯示,受PLV 感染的田地數量明顯減少。沖繩百香果的異常徵狀與PLV 感染呈現較強的正相關性。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農業昆蟲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農業昆蟲 > 農業昆蟲學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農業昆蟲 > 昆蟲天敵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農業昆蟲 > 農業昆蟲-蠶、蜂及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 糧食作物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 特用作物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 果樹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 蔬菜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 觀賞植物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 林木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 種苗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其他
相關檔案下載
- 二期稻作飛蝨類害蟲遷入預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適時防治114/10/27
- 高屏地區茄子病蟲害簡介與防治114/10/27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 MPS花卉永續驗證系統之國際發展暨臺灣花卉產業推動現況報告114/10/23
- 國際花卉產業動態114/10/23
-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第158號-2025國產花卉永續韌性發展與應用論壇114/10/23
- 春蘭在蕙蘭雜交授粉親和性與縮短瓶內育苗時程可行性之探討114/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