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氣象資訊鏈結農業生產研討會紀實
文/ 郭建志 圖/ 游詩妮
在氣候變遷導致全球暖化、降雨模式改變及極端氣候事件頻率與強度增加等現象的影響下,農業生產遭受嚴重損失,農產品供應出現劇烈波動。為因應這些挑戰,透過應用氣象資訊數據,適時調整農、漁及畜的生產策略,期能有效減緩極端天氣對農業生產的衝擊。農業部113 年推動「智慧、韌性、永續、安心」四大行動策略主軸,連結智慧生產與數位服務等科技元素,全面提升農業韌性,降低農業經營風險,減緩氣候變遷帶來的農業衝擊與經濟損失。因此,本場與中華農業氣象學會共同於113年11 月26 日在本場辦理「應用氣象資訊鏈結農業生產研討會」。邀請3 位學者專家進行專題演講,並針對「應用氣象資訊於農業生產之作為」與「應用氣象資訊於漁畜業生產之作為」兩大主軸邀請7 位學者專家進行主題分享與資訊交流,現場共有120位貴賓共襄盛舉。
專題演講首先由臺北市七星農田水利研究發展基金會周師文董事長分享「氣象資料收集與預測影響農業用水調度」,接著由本場廖君達副研究員分享「農業天然災害救助制度變革與作物災損鑑定」,以及中華經濟研究院科技政策評估研究中心林桓億主任分享「農業使用者對氣象資訊應用的經濟價值評估與政策意涵」。第一節次主題為「應用氣象資訊於農業生產之作為」,本場楊宏瑛場長擔任主持人,由中央氣象署洪景山組長分享「建構公私夥伴關係以強化農業韌性」、農業試驗所姚銘輝研究員分享「農業氣象服務及災害防範」、農業試驗所侯雅玲助理研究員分享「氣象資料應用於提升水稻生產用水效率」及本場葉文彬副研究員分享「氣象資料應用減少果樹產量損失」。第二節次主題為「應用氣象資訊於漁畜業生產之作為」,邀請畜產試驗所黃振芳所長擔任主持人,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于宜強組長分享「氣象大數據與農漁業災害預警」、畜產試驗所北區分所凃柏安主任分享「氣象資料應用於提升畜牧生產與防災韌性」及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嚴國維副研究員分享「氣象資料應用於國內外漁業生產提升及未來展望」。
研討會最後由楊嘉凌理事長與黃振芳所長共同主持綜合討論,與會來賓提問踴躍與發表相關見解,並與主持人及講者意見充分交流,為研討會劃下豐碩及圓滿的句點。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相關檔案下載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