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技報導--文旦果實加工素材應用--02
文旦果皮應用
柑橘果皮含有豐富的果膠,然而文旦果皮不適合直接使用為食品原料,主要原因是文旦精油的β- 茴香萜,以及文旦白皮中的柚苦素(naringin)。β- 茴香萜之味覺反應為燒灼感,是文旦青皮油胞中殘留的文旦精油所致。柚苦素具苦味,但在鮮果中以結合態存在,故鮮果不苦,但在加工程序中的冷凍、加熱、機械處理均會使柚苦素轉為游離態釋出,因此,使用未經適當前處理之柚皮為原料,所製作的加工品會帶有強烈的苦味。漂洗為去除β- 茴香萜與柚苦素之有效方式,漂洗前須先打破油胞,並輔以冷凍、鹽漬、加熱等方式處理,再以大量清水漂洗。
早期民生物質不充裕的年代,先民會取柚類的白皮加入魚、肉等素材中共同佃煮,讓白皮充分吸收食材中的湯汁,成為具有風味又能提供飽足感的料理菜餚,近年來以文旦果皮製作的柚皮蜜餞類則為新興風潮。柑橘皮中的果膠在高酸的環境下可溶出,具有強力的保水性,在高糖濃度下具有凝膠性,是果醬與糕餅餡料中凝膠的關鍵角色。將柚皮細切加酸可熬煮出果膠,再搭配果汁、果肉並加糖熬煮,可做成果醬或糕餅餡料。柚皮本身經過適當裁切之後,搭配足量的檸檬汁充分熬煮,並加糖調味後將汁液收乾,即形成可口的柚皮蜜餞。營養學上果膠屬於膳食纖維,能提供飽足感、延緩腸道排空,是無法被吸收的無熱量成分。
文旦果肉應用
苦味是文旦果肉應用的主要瓶頸,文旦果肉含有柚苦素與檸檬苦素(limonin) 兩種苦味物質。果肉中的柚苦素濃度約為300 ppm,是閾值之5~6 倍,在鮮果中柚苦素為結合態苦味不明顯,但在冷凍、加熱等處理後會釋出,造成解凍品與加工品帶有苦味。果肉中的檸檬苦素濃度約為200 ppm,遠高於其苦味閾值(約為5ppm)。文旦果肉之苦味,需藉助調味的方式矯正。添加蜂蜜、添加足量的糖與酸、添加鳳梨、甘蔗等其他水果或果汁,均是可行的對策。
以機器取得的果肉為果粒狀態,果粒表面積遠大於果瓣,可大幅縮短加工的糖漬時間。在飲品中,果粒易於定量與均勻分散,與飲料中糖份的濃度平衡時間亦較短,並可賦予產品適當的咀嚼感,是飲品調製的理想材料。惟以機器取得的果粒,因為是以冷凍狀態貯存,解凍後硬度較差,適合調製為沙拉或菜餚的醬料,但並不適合做為水果沙拉的原料。果肉最為人熟知的加工樣態是果醬與果餡。
兩種加工品均以果肉為主要原料,並可搭配一部分果皮。果肉:糖:酸的比例約為100 : 50 : 1~3,先將果肉與糖混和糖漬,待出水後加熱熬煮收乾,並加入檸檬汁等酸味劑調味。文旦果醬可調製為各種不同風味之醬料,例如鹹味的沾醬即適合佐食火鍋與燒烤;酸甜口味的醬料用於搭配優格、冰品非常美味,沖熱水成為文旦果茶則是冬季暖心暖胃的享受。文旦果肉調製飲品時,建議的果肉用量不低於飲品體積之10%。可將果肉事先糖漬,並搭配其他素材製作為標準化的濃縮配方使用。
新興的文旦果實加工素材,可變化出多元的生活用品
過去文旦加工多以人力進行,難以取得穩定數量的加工素材,且素材衛生狀控較難管控。文旦全果加工素材產業鏈完成之後,消費者與加工業者可直接購買加工素材進行加工,不必煩惱前處理,也不再受限於產季。掌握關鍵訣竅,聰明運用素材,把握特有的文旦獨特的特性,可變換化出多元的生活用品,創造前所未有的商機。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樹-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 食品加工 > 園藝食品加工
- 花蓮區農技報導--文旦果實加工素材應用--01114/01/22
- 114年2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01/21
- 臺東區農技報導106-有機番荔枝病蟲害綜合管理技術-確實掌握病蟲害發生因素113/12/18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全果利用機械設備再升級 省工效益可達2倍以上113/11/08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早收地3年成效越來越厲害 輔導農友數量及推廣面積都倍增更納入35為原民農友、擴大產業效益113/10/25
- 花改場--探索花生湯與豆奶美味的秘訣 外國青農參訪鳳林鎮農產業113/10/08
- 花改場--柚有新法寶!文旦全果皆可應用113/10/08
- 山陀兒颱風過後,本場籲請農友進行災後作物復耕工作113/10/04
- 熱帶低壓將增強為颱風,臺南區農改場籲農友加強防災準備113/09/27
- 花改場--「柚見早收百分百 好鮮原味作伙來」文旦早收技術成果發表11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