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農改場研發四行式連續紙穴盤移植機 永續省時又高效
栽培農作物採移植方式,具有幼苗存活率高、生長整齊及初期雜草競爭少等優點,近年國內引進連續紙盤相關資材,但紙穴盤移植器需透過人工拖拉,每次移植最多兩行,為提升連續紙穴盤移植效率並減少人工作業辛勞,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研發「四行式紙穴盤移植機」,以太陽能電動車附掛研發的移植機構,每次可移植4行,提升作業效率,乘坐方式操作也可減少作業辛勞,為高效省工之移植新利器。
臺東農改場指出,連續紙穴盤在國外已行之有年,先以特殊紙穴盤育苗,移植時將苗盤置於移植器上拉動,即可將每個穴盤苗依固定間距拉直並移植至土壤中,因此移植效率較傳統人工作業高,近年引進國內的移植器有單行及雙行兩種型式,一引進即成為栽培新寵。
為精進紙穴盤移植效率,臺東農改場研製四行式紙穴盤移植機,以電動車輛配合新研發的移植機構,可快速準確地進行紙穴盤移植作業。車體以24 V電動馬達驅動,採乘坐方式操作,機體上方搭配太陽能板,除了可對電瓶進行充電外,對於操作農友也提供良好遮陰。後方附掛4組移植機構,移植機構以可調上臂之四連桿組成,底犁可依地形上下浮動並改變角度,以適應地形起伏。目前已測試葉菜類甘藍、小白菜、龍葵及雜糧類小米、臺灣藜、油芒等作物之移植作業,作業效率為每小時0.15公頃,相較於人工拖拉移植器,機械化移植能大幅節省時間與人力,且移植成功率達92%,大大減少栽培過程中的失敗風險。
臺東農改場表示,紙穴盤移植技術在國內尚在發展初期,未來會有許多新作物應用,隨著四行式紙穴盤移植機的研發,可解決部分農業勞動力不足的問題,目前正與相關業者洽談技轉事宜,新技術將顯著提升作物種植效率,減輕農民辛勞,幫助農民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四行式連續紙穴盤移植機移植龍葵作業情形

以機械移植小米田間生長良好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 農業機電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臺澳養蜂登記制度與病蟲害監測管制比較114/10/21
- 西方蜜蜂作為微生物製劑載體防治作物病蟲害之應用114/10/21
- 蜂糧及人工發酵花粉的營養價值與應用潛力114/10/21
- 蜂王漿蛋白含量影響因子114/10/21
- 蜂蜜色澤與蜜源植物色素之關係114/10/21
- 家蠶育種之國際趨勢114/10/21
- 面臨氣候變遷挑戰養蠶業之因應策略114/10/21
- 水稻剃枝蟲來了 臺東農改場提醒農友注意防治分秘夜蛾114/10/17
- 種出食農「藜」念 臺東農改場於達仁鄉安朔國小辦理臺灣藜主題課程114/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