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地被植物對增加果園土壤固碳之應用研究 (第1年/全程3年)
作者:任心怡
公佈日期:114 年 03 月 13 日
本研究針對臺灣西湖鄉、苑裡鎮及卓蘭鎮三處柑橘果園,導入四種地被植物(石莧、蠅翼草、金腰箭舅及心葉水薄荷)進行草生栽培試驗,分析其對土壤碳匯增益影響。結果顯示,西湖鄉香檬果園土壤碳儲量從112 年的29.81 Mg/ha 增至113 年2 月的55.34Mg/ha,增加約85.67%,並在113 年10 月稍增至56.33 Mg/ha,增幅約1.79%。碳匯增⾧與113 年初的稻殼、米糠及腐熟雜木碎屑覆蓋土壤相關。苑裡帝王柑果園中,石莧碳匯增幅達71.05%,蠅翼草38.02%,金腰箭舅68.79%,心葉水薄荷46.05%,原地草種23.19%,其中石莧表現最佳,且其地上部生⾧量及乾重均為最高,顯示對土壤碳匯的顯著促進作用。相較之下,卓蘭茂谷柑果園因定期割草及除草劑管理方式,所有地被植物碳匯量均下降,其中石莧減少27.78 Mg/ha,顯示管理措施對碳匯的影響顯著。另不同地被植物在光合作用效率與光補償點的表現差異顯著。石莧和蠅翼草在高光強 (>1000 μmol m⁻² s⁻¹) 下光合作用效率高,適合光照充足的果園;金腰箭舅於中光環境表現穩定,適應性廣;心葉水薄荷則具最低光補償點(39.64 μmol m⁻² s⁻¹),耐陰性強,適合果樹陰影區域覆蓋。整體研究顯示,合理配置地被植物能有效提升果園土壤碳匯能力及生態效益,並為碳匯管理提供科學依據,推動農業永續發展與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的應用。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柑桔類 > 柑桔類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柑桔類 > 柑桔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 環境生態類-其他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秋冬季果園草生栽培草種介紹114/07/23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07期-棗農共同努力 紅棗東方果實蠅危害控制效果顯著114/07/01
- 地被植物對柑橘果園土壤碳匯增加之應用研究114/06/25
- 苗栗區農改場113年報-陸、農業淨零碳排114/06/23
- 苗栗區農改場113年報-伍、農業生態與國土綠色網絡114/06/23
- 苗栗區農改場113年報-參、生物防治與植物保護研發應用114/06/23
- 土壤碳匯效益114/05/19
- 日本溫室氣體連續監測相關技術研習114/04/24
- 花改場--文旦開花注意薊馬防治,保障作物收成114/03/14
- 花改場--文旦萌芽期管理 穩定產量建基礎11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