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香氣基因檢測 打造高品質香米的關鍵
作者:陳若瑛
公佈日期:114 年 03 月 24 日
文圖/ 陳若瑛
香米因在烹煮時產生的特殊香氣而受到消費者喜愛,在市場上頗具競爭優勢,目前臺灣常見的香米品種有台中194 號、台農71 號( 益全香米)、桃園3 號及高雄147 號等。其香氣主要來自芳香化合物2-AP(2-Acetyl-1-Pyrroline),當水稻甜菜鹼去氫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2, BADH2) 的基因座Badh2 發生序列變異時,將會使該酵素失去功能,無法將2-AP 的前驅物氧化分解,進而使促進2-AP 生合成並產生香氣。在Badh2 基因座上不同位置產生的變異可對應至不同的等位對偶基因,舉例來說,香氣基因型badh2.10,其變異位於第13 個外顯子上,一個鹼基由C 變成T,可利用此變異設計引子來進行基因型的檢測,樣品分別以A 引子及G引子檢測,倘僅A 引子擴增出條帶,即為帶香氣基因之同質結合基因型,倘僅G 引子擴增出條帶,即為未帶香氣基因之同質結合基因型,而兩引子皆有條帶擴增者則為異質結合之基因型。而badh2.1 變異位於Badh2 第7 個外顯子上,涉及8 個鹼基對刪除及3 個SNP 變異,使用分子標誌進行檢測,帶香氣基因者可擴增出257 bp 之條帶,未帶有香氣基因者則可擴增出355 bp之條帶,同時擴增兩條帶者為異質結合基因型。本場利用分子標誌協助帶香氣基因之育種選拔,可不受植株生育期及環境影響,一般可在秧苗期( 約播種後2 週) 即可採取葉片進行檢測,相較於傳統須等到稻穀成熟時才進行香氣篩選的方法,於苗期即快速篩選出帶香氣基因之潛力品系,可縮短時程約100 天,降低育種人力成本,加速培育優質香米的進程。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生命科學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中部地區番椒炭疽病菌之鑑定及其對藥劑與友善資材之感受性分析114/04/01
- 不同比例羽毛堆肥對草花生長之影響114/04/01
- 鮮食葡萄新品種‛台中6號’之育成114/04/01
- 中部地區農民對數位工具使用輔導需求之探討114/04/01
- 不同覆蓋資材對土壤地表溫度及紅龍果始花之影響114/04/01
- 春石斛蘭於20℃模擬貯運之落葉問題探討114/04/01
-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164期)114/04/01
- 臺南區農改場籲注意花生葉蟬類防治,預防簇葉病發生114/04/01
- 臺東區農情月刊第300期-恭賀!梁正賢農友榮獲第34屆全國模範農民114/03/31
- 畜產專訊-第131期(114年3月).pdf114/03/27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