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自然,是一所學校 關於臺灣山野教育
							作者:郭于菁
							公佈日期:113 年 12 月 01 日
						
						臺灣地理條件得天獨厚,不僅四面環海,內陸森林覆蓋度高達60%,陸域2/3 有山林覆蓋,且因地勢起伏高,造就不同豐富的林相,是世上罕見的高山海島。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也積極推動山林活動,鼓勵國人親近大自然,走進森林。自2013 年開始,教育部體育署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下稱臺師大)陳永龍教授規畫辦理「山野教育推廣實施計畫」,培訓種子學校與教師,帶著學生親近山林野地,開展「山是一所學校」的理念。
為什麼要向山學習?臺師大表示,山野教育可以讓人學會和自己相處,從體能到毅力,因為有目標而帶動自主學習動力,且能在挫折中成長;還能讓孩子學會在團體中溝通、互動與協力互助的合作學習;並透過土地情感和環境守護的意識,成為大地的守護者(陳祥麟,2015)。
臺灣教育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隨著108 年新課綱走向,轉變成培養「素養」,強調自發、互動、共好3 面9 項核心素養,接受專訪的陳永龍教授認為所謂的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跟社會參與,在教室裡面並不容易教,但帶到戶外野外,爬山的過程中,會發現學生的能力,就這麼自然長出來(陳永龍,2020)。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林業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國際花卉產業動態114/10/23
 - 蜂蜜色澤與蜜源植物色素之關係114/10/21
 - 家蠶育種之國際趨勢114/10/21
 - 面臨氣候變遷挑戰養蠶業之因應策略114/10/21
 - 文旦修剪枝條現地循環利用與草生土壤增匯 助攻果園淨零管理114/10/16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0期-東方果實蠅誘殺防治技巧簡介114/10/02
 - 創新農業技術推動有機栽培,落實ESG跨域合作114/10/01
 - 培育食農新力量 臺中農改場辦理食農教育宣導人員基礎培訓課程初階班114/09/19
 - 葡萄栽培管理技術班- 溫故知新有妙招!對抗極端氣候的栽培管理對策114/0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