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南部地區水稻栽培期調整與硬質玉米灌溉模式研究
作者:楊智哲
公佈日期:114 年 04 月 17 日
本研究於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鹿草分場設置之南部地區小尺度灌溉示範場域進行,旨在優化水稻與秋作硬質玉米之灌溉模式,並建立用水指引。針對一期作水稻,為分散高峰用水壓力,試區分為四個插秧時期,結果顯示平均整地用水量為163.2mm,灌溉水量則依插秧期不同介於334.3至734.4mm不等。由於4至6月降雨豐沛,整體灌溉需求明顯降低,顯示調整插秧期並配合季節性降雨能有效節水。二期作水稻插秧期分為三階段,受益於生育初期的充分降雨,整地與灌溉用水量大幅下降,各期灌溉量介於423.6至644.5mm之間,遠低於往年平均,插秧期提前至7月中旬,可提升雨水利用率與灌溉效率。秋作硬質玉米進行三種灌溉方式比較,於齊膝高和抽穗吐絲期共灌溉二次,及分別於其中一時期灌溉一次。試驗顯示,在僅能灌溉一次的條件下,於抽穗吐絲期灌溉對產量影響最小(6,181公斤/公頃),亦能兼顧節水與穩產目標。綜合結果顯示,彈性調整作物栽培期並依據氣候條件擬定灌溉策略,有助於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與農作物生產穩定性。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玉米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