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國際有機中心專家齊聚花蓮 共享學術與原民文化交織生態之旅--02
在交流會議方面,由本場有機農業研究中心邱淑媛主任介紹臺灣有機農業發展歷程及有機相關研究推廣成果;接著,由國際有機農業研究學會的主席Dr. Gerold Rahmann分享德國關於有機農業的研究與提供有機農業發展的建議,德國有機農業的研究,是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價值鏈,學會致力於建立一套完整且以食品安全為中心的系統性研究方法,涵蓋跨學科合作與技術落地,並利用國際合作促使知識共享及技術轉移。
加拿大有機農業研究中心的Dr. Andrew Hammermeister,向大家分享加國透過法規和政策支持有機農業發展的經驗,說明加拿大政府積極支持有機農業發展,針對氣候變遷、經濟成長、農業韌性等議題進行研究,同時補助產業界與學術界共同投入有機農業,且其成果必須有效轉移給農民和產業,以實際促進有機農業發展。
美國羅代爾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學家Dr. Andrew Smith介紹其中心長期研究,表示有機農業不僅能生產出更健康的食物,還能改善土壤健康、有助環境碳封存,同時產量不輸慣行農業,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英國有機中心的資深研究員Dr. Rowan Dumper-Pollard簡報英國有機中心的五大研究重點,最終目的均在於確保糧食安全。瑞士有機農業研究所的副主席Amritbir Riar分享FiBL透過有機農業增進作物多樣性,認為此為適應氣候變遷下的重要解方,不只要追求科學實證,也強調結果落地及協助農民培訓,同時也採用參與式研究的方法,與農民共同設計並實施研究項目。
最後,由印度有機與自然農業中心的主席Gagnesh Sharma分享有機與自然農法在印度發展的經驗,在有機驗證制度的推行上,盡量簡化驗證流程,有條件開放團體自行驗證,較能開拓國內銷售市場。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農業機構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其他-其他
- (第143期)技術服務季刊114/10/17
 - 花改場--自然解方、與鵬為伴—有機農田的生態營造與觀察114/10/13
 - 文宣-強化韌性 照顧農漁民114/09/30
 - 人事異動114/09/30
 - 文樂部落常用植物-艾納香小知識114/09/30
 - 文宣-獎勵農漁民子女就學金114/09/30
 - 花改場--熱帶性低氣壓(TD09)接近南方海面 請花蓮及宜蘭農友預作防範114/09/17
 - 花改場--蘭陽平原永續行動啟動 農業部攜企業共守友善農田114/09/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產業數位轉型 就靠智能灌溉與雲市集數位行銷114/09/17
 - 花蓮區農情月刊--阿娥又報報 宜花有機農業接軌國際永續114/0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