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山苦瓜常見病蟲害簡介與防治策略--02
蔓枯病
蔓枯病為全株皆可能發生的病害,當感染葉部時,初為淡黃綠斑,後發展為褐化壞疽;亦可感染藤蔓,藤蔓上出現黃綠色不規則斑、嚴重時呈現潰瘍並流膠,後續藤蔓開裂與枯萎。當莖基部主蔓受害,維管束運送養分受阻,則植株出現全株萎凋狀。病原菌喜高濕度的環境,濕度高病害發展快速,病原孢子於適當環境下發芽後,可直接侵入幼苗的表皮,對成熟組織則需經由氣孔、水孔或傷口侵入。
防治策略:
1.剪除過密葉片、保持良好通風、降低環境濕度。
2.注意田間衛生,移除罹病葉並帶離園區丟棄。
3.輪作非瓜類作物,降低園區病原菌累積。
4.避免機械傷口、蟲害傷口,減少病原菌從傷口侵染的機會。
5.施用核准藥劑,遵照推薦方式使用,其中甲基多保淨GS為軟膏劑型,可將藥膏直接塗抹於患部及附近組織。
露菌病
為瓜類作物上常見之卵菌類病害,病原菌危害葉片為主,初期出現水浸狀斑點,葉下表面可見灰色黴狀物,此病原菌的侵染受葉脈限制,漸發展為黃褐色角斑。被害處黃化及乾枯,嚴重時葉片迅速枯死,影響植株生長及營養供給。好發於寡日照、冷涼潮濕環境,連續陰雨天最適發病,病原菌隨水飛濺傳播迅速。
防治策略:
1.注意田間灌溉與排水設施,避免長時間積水。
2.適時整理瓜蔓保持良好通風,移除罹病葉並帶離園區丟棄。
4.可預防性處理中性化亞磷酸1,000倍,提升植株抗性。
5.施用核准藥劑,病害發生初期或可參考使用核准之微生物製劑。
病毒病
病毒病為系統性病害,即感染後全株皆受害,又稱為「瘋欉」,一旦感染暫無有效藥劑可治療。臺灣紀錄之葫蘆科病毒達十多種,病毒在各瓜類作物上皆會發生,病徵多樣,嵌紋、皺縮、壞疽斑、黃化及植株矮化等,受病毒感染輕則生長勢不佳、發育受阻,重則果品不佳甚至植株死亡。瓜類病毒除機械感染外,亦可透過媒介昆蟲如粉蝨、蚜蟲與薊馬傳播。
防治策略:
1.選用健康種子或種苗,選購來源清楚之種子;若苗株上出現可疑病徵,則勿定植於園區。
2.注意田間衛生,拔除罹病株避免成為感染源。
3.設施栽培可減少媒介昆蟲發生風險,設施出入口須常閉,且應定期檢查是否有破損。
4.防除雜草,減少媒介昆蟲躲藏處。
5.選擇核准藥劑防治媒介昆蟲。
6.使用工具疏蔓時,若整理過疑似病毒株,工具需消毒再繼續使用。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 果菜類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 蔬菜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 露地番茄之粉蝨防治基準初探114/07/23
- 花蓮區農技報導--青蔥新品種「蘭陽5號」--03114/07/09
- 花蓮區農技報導--青蔥新品種「蘭陽5號」--02114/07/09
- 花蓮區農技報導--青蔥新品種「蘭陽5號」--01114/07/09
- 花改場--品種、技術新突破,宜蘭哈密瓜「卡」實讚!114/07/08
- 花改場--來「粗」洋香瓜吧! 宜蘭高顏值日系粗網紋洋香瓜試種成功,驚艷上市114/07/08
- 苗栗地區特色作物土壤及肥料管理之研究 (第3年/全程3年)114/06/19
- 草莓與紫蘇栽培技術改進 (第4年/全程4 年)114/06/19
- 花蓮區農業專訊--山苦瓜常見病蟲害簡介與防治策略--03114/06/05
- 花蓮區農業專訊--山苦瓜常見病蟲害簡介與防治策略--0111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