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季新鴨之育成
作者:魏良原、陳志毅、張怡穎、邱如均、劉秀洲、張經緯
公佈日期:114 年 06 月 16 日
為改進北京鴨受精持續性並建立長受精持續性新品系,減少生產土番鴨所需之人工授精勞力成本,畜產試驗所東區分所於 2005 年選取北京鴨品系 (L201) 第 17 代公鴨 20 隻,母鴨 60 隻進行繁殖,2006 年繁殖為第 1 代季新鴨,計公鴨 104 隻,母鴨 127 隻,作為試驗種鴨群來源。試驗鴨隻於 29、32 與 35 週齡分別以 10 - 15 隻白色番鴨 畜試 1 號公鴨混合精液 0.05 mL 進行單次人工授精,自注精第 2 日起,各連續收集 14 天種蛋,於入孵後檢定受精率及相關性狀,再依最佳線性無偏估測法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BLUP) 估算受精蛋數育種價,進行鴨隻選留及次世代繁殖。季新鴨經 13 代選育,受精蛋數之育種價估值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 EBV) 為 3.24 枚,表型值為 5.94 枚,與第 1 代相較,EBV 已改進 3.29 枚,表型值則改進 1.89 枚,以白色番鴨畜試 1 號公鴨精液授精一次後2- 8 天平均受精率為 82.1%,最長受精天數平均為 7.0 天,已達 6 天授精一次的育種目標。此品系在畜產試驗所東區分所育成,取其所在地宜蘭縣五結鄉季新村作為鴨種名稱,並於 2021 年 7 月 1 日經新品系命名登記申請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命名登記為季新鴨,此品系可供作純種繁殖或土番鴨生產之母禽種原。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畜牧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水土保持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生命科學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獸醫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政策宣導~長照3.0規劃114/08/2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新團隊夥伴114/08/2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季食開始-綠竹筍114/08/2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產品開發從打樣開始:打造理想產品藍圖的加工課程114/08/2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桃園場開發蔬菜食農實作栽培套組 協助教師推行食農教育-2114/08/2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桃園場開發蔬菜食農實作栽培套組 協助教師推行食農教育-1114/08/2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春暖花開、舞蝶翩翩-新品種繡球花介紹114/08/2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114年全國優質安全驗證綠竹筍評鑑結果揭曉 優質筍王風光出線 展現綠竹筍品質與產業競爭力114/08/29
- 農業部畜產試驗所創新育成中心業務現況與願景114/08/27
- 什麼是白黴起司114/08/27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