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 85 號-食用玉米主要發生蟲害管理策略之探討
本研究針對食用玉米 (Zea mays) 發生之蟲害,採用不同防治策略進行效果評估,其中, 玉米重要的蟲害包括秋行軍蟲 (Spodoptera frugiperda)、亞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 及 玉米薊馬 (Frankliniella williamsi),其中玉米薊馬可傳播玉米褪綠斑駁病毒 (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 MCMV)。本試驗在玉米的不同生育期進行蟲害防治計四次,分別為幼苗期(V4~ V5)、輪生初期 (V5 ~ V6 和 V6 ~ V7)、輪生中後期 (V14 ~ V15)。防治資材為賜諾特 (Spinetoram) 和蘇力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混合柑橘精油 (Orange oil)。本試驗計採用五種不同防治 處理,分別為:S 組四次防治均使用賜諾特;BO 組四次均使用蘇力菌混合柑橘精油;SB1 組第一、二次使用賜諾特,第三、四次使用蘇力菌混合柑橘精油;SB2 組在第一、三次使用 賜諾特,第二、四次使用蘇力菌混合柑橘精油;CK 組則四次均噴水。試驗結果顯示,在整 個防治期間 (V5 ~ R1),賜諾特處理組 (S、SB1、SB2) 防治秋行軍蟲效果顯著優於蘇力菌混 合柑橘精油處理組 (BO) 和對照組 (CK)。各處理組間玉米薊馬的發生無顯著差異,且試驗期 間未發現感染 MCMV 之病毒株。玉米螟在玉米的栽培全期幾乎未發生,僅在 S 組的一植株 上發現一隻玉米螟。防治期間 (V5 ~ R1) 以秋行軍蟲平均發生率最低的 S 與 SB1 處理組之單 穗重最高。採 SB1 處理相較於 S 處理,可減少 50% 的化學藥劑用量,此管理策略符合我國 推動農藥十年減半的政策,亦可改善農產品食安問題。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玉米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相關檔案下載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