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9
回顧 - 台灣玫瑰產業發展紀要
- 台灣的玫瑰切花的栽培紀錄約可追溯至1959年,當時台中縣豐原地區開始有玫瑰的生產,栽培面積僅十數公頃,每公頃產量亦在20萬枝以下,但由於發展的早,仍占得先機,於1966年起外銷香港賺取不少外匯。
- 1973年間市場遭逢第一次世界能源危機,與品種老舊等問題,栽培地轉移至彰化縣田中鎮與田尾鄉等地,以減少肥料成本壓力,但切花品質亦隨之降低,從而也淡出香港市場。
- 1981年間,為台灣第一次玫瑰新品種引入時間點,重要的切花品種,如莎曼莎及薄粉等均在期間引入栽培,也刺激產業面積大為提昇至約75公頃。
- 1986年間,由於彰化地區栽培常產生高溫生育不良問題,於是產業往南投縣草屯及埔里等地區發展,另外,由於業者在1988年間在高雄屏東等地推廣冬季生產高品質玫瑰切花,使高屏地區也納入玫瑰的產地,1985至1990年間全國玫瑰栽培面積由約75公頃上升至約120公頃。
- 1991年間,花蓮地區亦開始發展出切花玫瑰的栽培,在1992年間引入了更多當代的新品種,如黛安娜、迦納紅、紫精靈、青殼白、香檳等,再加上玫瑰扦插繁殖技術的開發與成熟,使得全國栽培面積大增,自1990至2000年栽培面積由125公頃擴增至280公頃,但此時產業也同樣面臨新的問題,如切花品質仍不足與進口貨抗衡。
- 1998年間,南投縣國姓、雙冬及信義等中海拔地區陸續有新的生產地開始運作,利用中海拔氣候涼溫特性,生產高品質的切花。
- 2001年間,高屏地區農民發展出1年作冬季玫瑰栽培模式,利用南部地區冬季不易受寒流影響,少雨害且涼溫的特性,生產供外銷的玫瑰切花。
- 加入WTO後,玫瑰產業未如預期的遭受到衝擊, 2004年至2008年間栽培面積更突破至約340公頃,然而,可能因為台灣切花栽培品項的變遷、從農人口老化及農業人力不足等問題,自2008年後玫瑰栽培面積持續陡降,至2013年僅約228公頃,減少率達33%。
- 玫瑰切花每公頃產量在1992年以前均維持在25萬枝以下之低產情形,之後由於扦插技術日益成熟使種苗量增價跌,同樣的種苗資本可以購得多的種苗數量,以及當時推廣由慣行的雙行植改為單行密植栽培,使種苗量由每分地約2500株增至約3500株,因此,至1994年後每公頃切花產量提高到約60萬枝,2004年後,可能由於密植病蟲害問題加劇,轉為向下修正栽培密度,於是往後至今每公頃切花產量維持在約50萬枝。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8%
我喜歡:14%
很實用:6%
夠新奇:3%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8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劉*香(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11/08/03
讚~
華(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6/20
讚
小豬(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6/13
GOOD
阿倫(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5/24
GOOD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6/20
很好
陳*智(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03
好
陳*雅(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03
喜歡
chousales(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05/10
玫瑰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