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蓮
學名︰Lobelia chinensis Lour.
科名:桔梗科 (Campanulaceae)山梗菜屬(Lobelia)
英文名稱:Chinese Lobelia
中文別名:急解索、半邊花、細米草、瓜仁草、長蟲草、蛇舌草、蛇利草、細米草、魚尾花、半邊菊、半邊旗、奶兒草、箭豆草、順風旗、單片芽、小蓮花草、綿蜂草、吹血草、腹水草、疳積草、白臘滑草、金菊草、金雞舌、片花蓮、偏蓮、蛇啄草、長蟲草、鐮歷仔草、水仙花草。
藥用部位:全草
功效作用: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虛症忌用。
半邊蓮爲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10公分,有乳汁。莖細長,直立,光滑,有匍匐狀分枝,節著地生根。葉互生,狹披針形至線形,長0.7-2cm,寬3-7mm,葉緣全緣或疏生細齒;具短柄或近無柄。花單生葉腋,花梗長2-3cm;花萼筒喇叭形,先端5裂;花冠白色、粉紅色或淡紫色,先端5裂,裂片披針形,均偏向一側;雄蕊5枚,合生雄蕊,花絲基部被毛,2枚花藥先端有毛叢,其餘3枚花藥無毛;雌蕊柱頭2叉,子房下位,2室。蒴果倒圓錐形,種子多數,細小,橢圓形,褐色。花期5-8月,果期8-10月。
《本草綱目》記載:「半邊蓮,小草也。生陰濕塍塹邊,就地細梗引蔓,節節而生細葉,秋開小花,淡紅紫色,止有半邊,如蓮花狀。」其花冠先端5裂,裂片不等形,單邊生長,故稱為「半邊蓮」。生長在水田邊、溝旁、路邊、溪邊等潮濕處,性喜潮濕環境,稍耐乾旱、耐寒,可在田間自然越冬。
半邊蓮味甘,性平,歸心經、肺經、小腸經,其全草皆可入藥,具有利尿消腫、清熱解毒之功效,故可用於毒熱諸症,內服外用均可,或以鮮品搗爛外敷亦效。可用於治療大腹水腫、面足浮腫、癰腫疔瘡、蛇蟲咬傷等。半邊蓮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消腫、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黃疸、水腫、臌脹、泄瀉、痢疾、疔瘡、腫毒、癬疾以及跌打扭傷之腫痛,亦可用於蛇傷。市場上有以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植物通泉草的乾燥全草冒充半邊蓮使用,使用時應注意鑑別。
半邊蓮為有毒植物,在《南方主要有毒植物》記載,半邊蓮食多量引起流涎、噁心、頭痛、腹瀉、血壓增高、脈搏先緩後速,嚴重者痙攣,瞳孔散大,最後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據現代研究,全草含生物鹼,主要爲L-山梗菜鹼(L-olbeline),山梗菜酮石破天驚(olebelanine),山梗菜醇鹼(lobelanidine),異山梗菜酮鹼(isolobelanine)等,及含有黄酮甙、皂甙、氨基酸、延胡索酸、琥珀酸、對羥基苯甲酸葡萄糖和果糖等成分,根莖含半邊蓮果聚糖(lobelinin)。其藥理作用有抗蛇毒作用、擴張支氣管作用,為有毒植物,大量服用後致血壓降低,呼吸困難,心臟麻痺致死,須慎用,由醫師處方使用。
栽培地以溝邊河灘較爲潮濕之處爲佳,土壤選擇以沙質土壤爲宜。用種子繁殖、扦插、分株繁殖等。
參考資料:
(1)中文百科在線
(2)醫砭
(3)陳文彬 細說台灣原生植物-北台灣 p414 書林出版
(4)壹讀https://read01.com/dEO5Od.html
學名︰Lobelia chinensis Lour.
科名:桔梗科 (Campanulaceae)山梗菜屬(Lobelia)
英文名稱:Chinese Lobelia
中文別名:急解索、半邊花、細米草、瓜仁草、長蟲草、蛇舌草、蛇利草、細米草、魚尾花、半邊菊、半邊旗、奶兒草、箭豆草、順風旗、單片芽、小蓮花草、綿蜂草、吹血草、腹水草、疳積草、白臘滑草、金菊草、金雞舌、片花蓮、偏蓮、蛇啄草、長蟲草、鐮歷仔草、水仙花草。
藥用部位:全草
功效作用: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虛症忌用。
半邊蓮爲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10公分,有乳汁。莖細長,直立,光滑,有匍匐狀分枝,節著地生根。葉互生,狹披針形至線形,長0.7-2cm,寬3-7mm,葉緣全緣或疏生細齒;具短柄或近無柄。花單生葉腋,花梗長2-3cm;花萼筒喇叭形,先端5裂;花冠白色、粉紅色或淡紫色,先端5裂,裂片披針形,均偏向一側;雄蕊5枚,合生雄蕊,花絲基部被毛,2枚花藥先端有毛叢,其餘3枚花藥無毛;雌蕊柱頭2叉,子房下位,2室。蒴果倒圓錐形,種子多數,細小,橢圓形,褐色。花期5-8月,果期8-10月。
《本草綱目》記載:「半邊蓮,小草也。生陰濕塍塹邊,就地細梗引蔓,節節而生細葉,秋開小花,淡紅紫色,止有半邊,如蓮花狀。」其花冠先端5裂,裂片不等形,單邊生長,故稱為「半邊蓮」。生長在水田邊、溝旁、路邊、溪邊等潮濕處,性喜潮濕環境,稍耐乾旱、耐寒,可在田間自然越冬。
半邊蓮味甘,性平,歸心經、肺經、小腸經,其全草皆可入藥,具有利尿消腫、清熱解毒之功效,故可用於毒熱諸症,內服外用均可,或以鮮品搗爛外敷亦效。可用於治療大腹水腫、面足浮腫、癰腫疔瘡、蛇蟲咬傷等。半邊蓮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消腫、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黃疸、水腫、臌脹、泄瀉、痢疾、疔瘡、腫毒、癬疾以及跌打扭傷之腫痛,亦可用於蛇傷。市場上有以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植物通泉草的乾燥全草冒充半邊蓮使用,使用時應注意鑑別。
半邊蓮為有毒植物,在《南方主要有毒植物》記載,半邊蓮食多量引起流涎、噁心、頭痛、腹瀉、血壓增高、脈搏先緩後速,嚴重者痙攣,瞳孔散大,最後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據現代研究,全草含生物鹼,主要爲L-山梗菜鹼(L-olbeline),山梗菜酮石破天驚(olebelanine),山梗菜醇鹼(lobelanidine),異山梗菜酮鹼(isolobelanine)等,及含有黄酮甙、皂甙、氨基酸、延胡索酸、琥珀酸、對羥基苯甲酸葡萄糖和果糖等成分,根莖含半邊蓮果聚糖(lobelinin)。其藥理作用有抗蛇毒作用、擴張支氣管作用,為有毒植物,大量服用後致血壓降低,呼吸困難,心臟麻痺致死,須慎用,由醫師處方使用。
栽培地以溝邊河灘較爲潮濕之處爲佳,土壤選擇以沙質土壤爲宜。用種子繁殖、扦插、分株繁殖等。
參考資料:
(1)中文百科在線
(2)醫砭
(3)陳文彬 細說台灣原生植物-北台灣 p414 書林出版
(4)壹讀https://read01.com/dEO5Od.html
相關照片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93%
我喜歡:0%
很實用:7%
夠新奇:0%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小豬(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9/04/18
good

阿倫(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9/04/18
GOOD

莊*輝(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19
讚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8
GOOD

秋秋美待子(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8/18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