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俗名淮山,屬於薯蕷科(Dioscoreaceae)薯蕷屬(Dioscorea)之蔓性多年生宿根植物,山藥自古以來即以優良的中藥材而著稱,有強身滋補的功效,『神農本草經』將山藥列為上品,具有「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本草綱目』則認為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瀉,化痰涎,潤皮毛,久服聰耳明目,輕身不飢延年」。現代之研究指出山藥有降血糖(Kato et al.,1995)、抗氧化(Araghniknam et al.,1996)、保肝(李,2002)、降低膽固醇(張,2003)等生理功能。山藥的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澱粉及蛋白質,粘液質(mucin)、尿囊素(allantoin)、膽鹼(choline)、纖維素、脂肪、維生素A、B1、B2、C及鈣、鐵、磷等礦物成份,為一營養價值極高的保健農產品。
分布在台灣的薯蕷屬植物種類有14種5變種(劉和黃,1978)。山藥主要食用部位為其地下塊莖,塊莖依形狀可分為長形、圓形及塊狀等,每年春季萌芽,夏秋時地下塊莖迅速肥大,入秋後莖葉逐漸萎黃凋落,藤枯後為採收適期。山藥是近年來重點發展的保健作物之一,目前栽培山藥的面積約為1000公頃。
山藥之栽培以溫暖之氣侯為宜,山藥耐旱性甚強,但過份乾旱時亦不能正常生長,在莖蔓及薯塊發育期中,土壤中須有適當的水份,一般在年雨量600~3,000公釐之地方均可栽培山藥。山藥栽培對土壤之適應範圍甚廣,土壤宜疏鬆、深厚且排水良好,一般以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較佳。土壤pH值以近中性較宜。此外,山藥忌連作,否則將導致土壤養分不平衡、病蟲為害、及藤苗早枯等現象,將嚴重影響山藥之產量與品質,因此,宜與水田、豆類等作物輪作。
山藥以4月種植為宜,遲至6月份以後種植者,因為植株的營養生長期較短,地上部發育並未十分旺盛,即已進入結薯期,使得塊莖的產量較低(黃和蔡,1995;劉等,1997)。栽培山藥通常利用塊莖進行無性繁殖,黃等(1995)以不同種薯重量進行產量試驗,結果以種薯重量60g之公頃產量最佳。
長形山藥塊莖形如長棍棒為其特點,薯條長達1公尺以上,故以往除少數農友在土層深厚的砂質壤土栽培外,多是採用築高畦栽培,而此二種栽培方式在採收挖掘時較費工,塊莖常易受損,致影響其商品價值及貯藏期限,因此,可利用塑膠管誘導栽培,其方法為採用現有且價廉之塑膠天溝(即一般用於屋簷之導水塑膠管)予以製作成栽培用管誘導栽培,栽培田區經深耕、碎土後,依行距120公分、開溝深約20公分,然後依株距30-40公分埋下栽培管,栽培管與地面約成15~20度之斜角,將催芽後之種薯,芽點向上埋入塑膠管前端內,然後再於兩側開溝、覆土、作畦,栽培管之上端必須保持覆土約為5公分,以此種栽培法所栽植的長形山藥,在採收時較為方便,薯條外觀光滑平直,且不易受損,可提高商品價值及延長貯藏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