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如何促進長者的身心健康成為重要議題。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及景觀學系張育森教授攜手合作,進行「茶產業活動運用於園藝療育之研究」,透過茶葉種植、手作製茶及品茗活動,幫助高齡者維持身心健康。研究結果顯示,適當的茶療育活動能有效提升高齡者的心理放鬆程度,並促進生理活力,未來可望擴大應用至社區與長照機構。
茶與園藝結合 讓高齡者身心受益
這項研究設計了一套茶葉園藝療育活動方案,透過實際操作茶葉相關活動,如種植臺灣特色茶、手工製作茶葉產品、體驗品茗樂趣,讓長者在輕鬆的環境中接觸茶文化,並透過園藝與品茗過程達到心理放鬆與身體鍛煉的雙重效果。
此外,研究團隊使用了三項科學評估指標,包含:心跳速率(HR)、心律變異參數(HRV)、腦波測試(EEG)
並搭配園藝福祉效益問卷與情緒自評量表,從數據與問卷回饋評估不同茶類與活動對長者的健康影響。
不同茶類帶來不同療育效果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發酵度的茶對高齡者的心理與生理狀態影響不同:
A.綠茶:可提升交感神經活性,具有提神與提升專注力的效果,適合於需要活力與思考力的情境。
B.文山包種茶及高山烏龍茶:有助於改善焦慮與壓力感受,適合於活動參與者壓力較大時飲用。
C.凍頂烏龍茶:有助於舒緩壓力與提升思考,適用於需思考力的情境。
D.東方美人茶:有助於放鬆心情,適合於放鬆或舒緩情緒時使用。
E.紅茶:有助於增加副交感神經活性,能舒緩壓力並增強專注力,適合於放鬆與冥想時飲用。
F.手作體驗:如手工製茶、茶盆栽DIY等活動,則能帶來更顯著的心理放鬆與成就感,參與者在完成後能即時享受成果,進一步提升對活動的參與度與興趣。
讓茶成為高齡者的健康夥伴
這項研究已舉辦八場實測活動,參與者回饋顯示:1.心理更為放鬆,壓力與焦慮感降低 ;2.提升專注力與身體協調性; 3.增強社交互動與對茶文化的興趣 ;4.對於茶葉與園藝活動的參與度提高
「這次活動讓我學到了很多,喝茶不只是享受,原來還能調整心情與身體狀態!」一位參與的長者分享道,透過與茶的互動,他們不僅獲得了新的知識,也讓生活多了更多樂趣與健康元素。
研究團隊表示,未來將持續優化茶葉園藝療育方案,並與更多社區及長照機構合作,讓更多長者能夠透過茶的魅力,擁有更健康的身心與更快樂的晚年生活。
圖1、特色茶品評辨識體驗
圖2、茶盆栽手作體驗
圖3、簡易綠茶手作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