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社會面臨資訊爆炸,社群媒體與短影音流行,男女老少無不受到影響,多項研究指出過多的資訊及社群媒體的盛行,造成人們焦慮與憂鬱比例逐年增加。在此趨勢下,緩解焦慮與憂鬱變成了現代人重要的議題。
茶胺酸 (Theanine) 為茶葉中天含有的胺基酸,研究顯示,茶胺酸因與麩胺酸結構類似,能與麩胺酸競爭受體,穿過血腦屏障,於攝取後的30分至5小時產生神經調節的作用,提升多巴胺與γ-胺基丁酸 (γ-Aminobutyric acid, GABA ) 的含量,達到減輕壓力、舒緩焦慮與憂鬱之效果。
在焦慮調節的部份,茶胺酸可降低血壓與心跳數,並可降低緊張與焦慮的評分,顯示其抗焦慮的效果,並且高焦慮傾向的受試者在茶胺酸酸攝取後,尚有增加注意力與反應時間的效果。在壓力引起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層面,約有20-25%承受過大壓力的人會走向憂鬱症,茶胺酸也有效減輕初期壓力的效果。在改善憂鬱層面,研究發現將茶胺酸添加至現有藥物治療中,可顯著降低憂鬱評分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21 )分數,同時降低焦慮狀態評分分數。此外,茶胺酸還有助於提升睡眠質量,改善因焦慮或抑鬱引起的失眠症狀。
茶葉的胺基酸約占乾重的2-4%,其中約50-60%為茶胺酸。茶胺酸在茶樹的分布以上位葉 (嫩葉) 含量高於下位葉 (成熟葉),嫩綠的茶梗含量高於成熟紅梗,且茶梗的茶胺酸含量高出茶葉3至5倍。又茶葉中的茶胺酸含量受到加工製程的影響,發酵與烘焙程度較低的茶類,其茶胺酸含量較高,因此本場分析不同臺灣特色茶試驗結果顯示,碧螺春綠茶、文山包種茶及清香球形烏龍茶其茶胺酸含量較高。在沖泡方式層面,茶胺酸不論是冷泡或是熱泡都能夠良好地被萃取出來。
即便如此,受到每個人飲茶量的差異,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仍然較難攝取到大量的茶胺酸,並且會受到同步攝入咖啡因的影響。但仍有研究顯示,每週飲茶者相較於不飲茶者,其憂鬱風險可降低12-15%;每天飲茶者相較於不飲茶者,其憂鬱風險降低41-42%。並且,每日飲茶約2-3杯者,相較於每日飲茶小於或等於1杯者,其憂鬱風險降低37-41%,每日飲茶高於4杯者更是降低44-51%。顯示一般消費者雖無法每日大量飲茶,但每日一杯茶仍有助降低憂鬱的風險。
生活在臺灣的優勢便是隨處有茶可喝,不論是便利商店的罐裝茶、現萃茶,或是飲料店的無糖手搖茶飲、超市賣場販售的袋茶或原葉茶,在步調過快的日子裡,每天為自己安排上一杯飲茶的空白時間,相信身心上都能獲得舒緩。
*註:茶不可取代水,飲食過猶不及,請斟酌身體狀況適時適量,並補充水分。
~常飲茶,益身心~
參考文獻:
1.Feng, L., et al. 2013. Tea Consump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Older People in Rural C 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61(11), 1943-1947.
2.Pham, N. M., et al. 2014. Green tea and coffee consumption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 Japanese working population. Public health nutrition, 17(3), 625-633.
3.Wang, L., et al. 2022. How does the tea L-theanine buffer stress and anxiety.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11(3), 467-4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