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
(Phyytophthora root rot or basal rot of wax gourd) 病原菌:Phytophthora
melonis
(陳文雄、鄭安秀。1999。瓜菜類-冬瓜。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瓜55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病原生態:
病原菌在土壤中行有限的腐生生活,或以厚膜孢子或卵孢子形態殘存在土壤中或植物殘體。病原菌可形成孢囊,孢囊遇水釋出游走子,游走子隨灌溉水而傳播,灌溉水加速病害之蔓延。游走子藉雨水飛濺,沾附於寄主表面,感染寄主地上部位。本病原菌最適發病溫度為28~32℃,ph值為5~6;土壤排水不良或灌溉淹水會助長病害傳播。
病徵:
疫病發生於結果期,地下根部受病原菌危害腐爛,地上部葉片下垂,呈現急速萎凋,卻仍保持綠色成為青枯徵狀,俗稱睡午覺,漸漸黃化枯萎而全株死亡;果實罹病部位呈現水浸狀腐爛病徵,濕度高時,可見病原菌白色菌絲。
(陳文雄、鄭安秀。1999。瓜菜類-冬瓜。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瓜55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診斷要領:
主要發生在溫度上升的四月份,亦即冬瓜的結果期。發病初期,地上部葉片失水下垂,有如「雨傘葉」,卻仍保持綠色成為青枯症狀,為診斷之重要依據,再檢查根部是否受病菌為害產生根腐或基腐病徵。
防治方法:
一、 |
地面覆概稻草,阻斷並菌由土嚷中飛濺。 |
二、 |
本病目前無推廣藥劑可供使用,可使用1000ppm亞磷酸噴佈(約稀釋1000倍)2-3次,2~3次,每七天一次,有良好之預防效果。使用時,亞磷酸須當天配製,並須以等重之氫氧化鉀中和酸性。
(安寶貞提供) |
|
|
![](../../image/疫病-莖.jpg) |
|
![](../../image/疫病-果.jpg) |
莖部被害狀 |
|
果實上的病徵 |
(林正忠,1988,臺灣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彩色圖鑑第33頁) |
|
(陳文雄、鄭安秀,1997,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瓜55) |
![](../../image/疫病-根.jpg) |
|
![](../../image/疫病-葉.jpg) |
根部病徵 |
|
急速萎凋病徵 |
(陳文雄、鄭安秀,1997,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瓜55) |
|
(陳文雄、鄭安秀,1997,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瓜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