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斑病
(Southern leaf blight; Maydis leaf blight)
病原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erchsler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糧食作物及其他篇,第113頁。台中。412頁。)
病原生態:
本病發病適溫較高在攝氏20~30度之間,本省南部地區發生較嚴重,一般以晚春及早秋較易發生,裡作玉米(十月中旬以後)因溫度已逐漸下降,感染本病機會甚少。
(曾清田。1999。果菜類-玉米。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果47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病徵:
葉斑病在玉米整個生育期間均可發生,較易發生在幼苗期,初期徵呈針眼狀淡黃色至紅褐色斑點,擴大後病斑中央成淡褐色,邊緣呈褐,通常其病斑發展受於葉脈而呈零散分佈,其病斑大小一般為2~6×3~22公厘。撕去苞葉可見黑色髮狀霉覆蓋整個玉米粒,罹病玉米粒播種萌芽2~3星期後植株會枯萎。
(曾清田。1999。果菜類-玉米。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果47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防治方法:
藥劑名稱 |
每公頃每次
施藥量 |
稀釋倍數(倍) |
施藥方法 |
注意事項 |
80%錳乃浦可濕性粉劑
(Maneb) |
2.5-3公斤 |
400 |
每隔10天施藥一次,連續施藥四至五次。 |
1.本病於春作生育初期較易發生。
2.施藥時應將藥劑噴射於葉片上下兩面。
*錳乃浦為限制登記使用農藥,不接受擴大作物範圍申請。 |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蔬菜篇,第113頁。台中。229頁。) |
|
|
|
病徵 |
|
病徵 |
(葉忠川,1990,台灣農家全書第29頁) |
|
(曾清田,1977,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果47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