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
(Powdery mildew)
病原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 (Schlecht.) Pollacci
(林益昇、方敏男。1999。瓜菜類-苦瓜。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瓜10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病原生態:
病原菌在病斑上產生成串的分生孢子,藉風傳播。於春、秋兩季在乾燥及光線不足的環境下為害劇烈。最適發病溫度為21~25℃,在低溼度(21%R.H.)之下,其分生孢子於2小時內即可發芽,4天後即再產生分生孢子。因此,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本病害在田間迅速蔓延,和露菌病一樣,容易造成流行性病害。病原菌以子囊殼在罹病殘株存活。
(林益昇、鄧汀欽。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199頁。葉瑩編。)
病徵:
在春、秋兩季乾燥和光線不足的環境發生,危害莖部和葉片,未見在果實發生(或許是套袋栽培之故)。最初在葉片上產生白粉狀斑點,後來顏色漸濃變成灰色或暗灰色,最後病斑擴大,互相連結佈滿全葉,終使葉片枯死,病斑可延伸至葉柄和莖部,可使幼苗枯死,降低成株之光合作用,影響產品的品質。
(林益昇、方敏男。1999。瓜菜類-苦瓜。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瓜10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防治方法:
一、 |
尚未有抗病品種之前,仍以藥劑防治為主。 |
二、 |
天氣轉為乾旱陰涼,或田間有白粉病時,應立即使用有機硫磺劑或輪用其他有效藥劑。
藥劑名稱 |
每公頃
使用量 |
稀釋倍數(倍) |
施藥方法 |
注意事項 |
11.76%芬瑞莫乳劑
(Fenarimol) |
0.25公升 |
4,000 |
每隔10天施藥一次。 |
1.採收前6天停止施藥。
2.能有效防治。可參考使用,但需注意是否有藥害產生。 |
(林益昇、方敏男。1999。瓜菜類-苦瓜。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瓜16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
|
|
|
白粉病 |
|
|
(林益昇、方敏男,1997,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瓜1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