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枯病
(Leaf blight)
病原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
(陳文雄、李昱輝。1999。根莖類-菱角。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根31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病原生態:
紋枯病菌可在許多的作物引起不同的病害,24~32℃為本病俊最適生長溫度。經接種可危害玉米、甘蔗、高粱和水稻。
(陳文雄、李昱輝。1999。根莖類-菱角。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根31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病徵:
主要危害葉片,尚可危害葉柄及莖部,使其腐爛,在菱葉片上最初產生圓形灰色水浸狀病斑或不規則小型黑褐色斑,病斑逐漸擴大而相癒合,使部分或整片葉腐爛,且在腐爛葉片上產生菌核,初呈白色成熟後菌核變黑褐色,菌核較白絹病所產生者為大,但數目較少,發病程度亦較白絹病為輕。
(陳文雄、李昱輝。1999。根莖類-菱角。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根31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
|
|
葉柄紋枯病 |
|
紋枯病危害葉片 |
(陳文雄、李昱輝,1997,蔬菜病蟲害防治專輯根31) |
|
(陳文雄、李昱輝,1997,蔬菜病蟲害防治專輯根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