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割病
(Fusarium wilt)
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
(E.F. Smith) Snyder et Hansew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蔬菜篇,第18頁。台中。229頁。)病原生態:
罹病組織中的菌絲及大孢子可形成大量厚膜孢子,在土中厚膜孢子遇植物根之分泌物即可發芽,若遇寄主植物(西瓜),則由其根侵入,為害植株。若是遇非寄主植物,厚膜孢子不能侵入,則又會變成厚膜孢子。種子可攜帶病原菌,因此幼苗之死亡,大多是種子帶菌感染所致。本菌最適生長溫度為26~28℃。病害發生溫度為19~28℃。本菌喜酸性,因之酸性土適於蔓割病之發生。
病徵:
成株期、苗期雖會被害,但本病多發生在著果不久的成長株。最初病徵為萎凋,通常先由一枝蔓開始,繼之全株萎凋,最後死亡。受害植株地上部呈萎凋,蔓內維管束褐變,其外部偶有割裂的症狀。在較潮濕的環境下病斑處(裂口上)產生粉紅色菌絲及孢子,為本病病原菌。將蔓(莖)剖開,維管束呈褐色,根部維管束亦有褐變。若幼苗期被害,幼苗萎凋,繼之死亡。
診斷要領:
利用刀片剖開植株莖部縱切面,維管束出現褐變的現象。
防治方法:
一、 |
不得連作,最好與玉米或甘藷輪作,因連作田,病害發生率可達35%以上。 |
二、 |
避免在病田採種,使用乾淨的種子。 |
三、 |
嫁接南瓜或扁蒲砧木。 |
四、 |
注意田間良好排水,拔除並燒毀病株。 |
五、 |
使用銨態氮肥,避免土壤過酸,或使用石灰調高土壤酸鹼度。 |
六、 |
多施有機質肥料及鉀肥,培育旺盛根群,減少被害程度。 |
七、 |
使用SH土壤添加物,每公頃施用1000公斤。 |
八、 |
播種前後任選一種藥劑處理土壤: |
|
藥劑名稱 |
每公頃
使用量 |
稀釋倍數(倍) |
施藥方法 |
注意事項 |
40%溴氯腈乳劑
(Dibromopropionitrile+
Trichloronitroethylene) |
1.5-3.0公升 |
550 |
播種前3天,植穴灌注2公升。 |
|
74%貝芬錳可濕性粉劑
(Carbendazim+
Meneb) |
5公斤 |
400 |
發病田於開花前,開花期及果實生長期在根旁四周灌注1公升稀釋液。 |
1.苗期不宜使用以免藥害。
2.採收前6天停止施藥。 |
|
|
|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蔬菜篇,第19頁。台中。229頁。) |
|
|
|
病徵 |
|
|
(孫守恭,1988,台灣主要農作物蟲害彩色圖鑑B32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