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漁生產地圖
尼羅口孵魚
學名:Oreochromis niloticus niloticus
科名:慈鯛科
俗名:南洋鯽仔、尼羅吳郭魚
7,763
- 講者:
- 蔡子誠
產期 |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 ||||
---|---|---|---|---|---|
產地 | 台北市:士林、北投,新北市:石門、雙溪、貢寮、瑞芳、平溪、三芝、汐止、金山,新竹:湖口、芎林,桃園:大溪,宜蘭:蘇澳、礁溪、冬山,屏東:恆春,花蓮:新城、光復,南投:竹山、民間,彰化:二水,金門,馬祖 |
形態特徵:體呈橢圓形,側扁;背部輪廓隆起。頭中大。口中大,後端不及眼眶前緣。吻圓鈍,唇厚。上下頜各具3-4行細小而扁薄的葉狀齒;鋤骨和腭骨均無齒。下枝鰓耙 20-26。體被大櫛鱗,頭部除吻部和頦部外均被鱗;側線平直,在背鰭第4-5軟條下方中斷,形成上下二側線。背鰭單一,無缺刻,硬棘XV- XVIII(通常為XVII),軟條數10-14;臀鰭硬棘III,軟條數10-11;胸鰭側位,鰭條頗長,末端達臀鰭起點上方;腹鰭胸位,末端達肛門;尾鰭截形。體色隨環境而異,一般為暗褐色,背部暗綠,腹部銀白;鰓蓋上緣具一藍灰色斑點;一般體側具8-12條暗色橫帶。背、臀及尾鰭具許多灰色小點,尾鰭具多條垂直橫紋;成熟雄魚在生殖期間,體側暗色橫帶消失,背和尾鰭具淡紅之鰭緣。
地理分布:原產於非洲,現因人工養殖之故,已被引進世界上的許多地區,包括台灣在內。本種魚易於與同屬它種魚雜交,故在野外較難發現純種魚。
台灣分布: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
棲息環境: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棲所生態:目前台灣純種尼羅口孵魚主要存在於水產試驗所及其它少數水產研究機構或養殖場,而廣泛分布於各地低海拔之河川、池沼及溝渠等水域。
漁業利用:是以其易於雜交之特性而廣為世界養殖的一種魚類。肉質鮮美細嫩,骨刺少,經濟價值高。
參考文獻: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資料/圖片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圖片3來源: 蔡正一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22-10-21)】
【圖片4來源: 鄭義郎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22-10-21)】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9%
我喜歡:36%
很實用:45%
夠新奇:9%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3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水木(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13/09/21
半鹹水的, 好像就沒土味,
燕(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13/08/05
讚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9/10/25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