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球薑的外型相當特殊,葉片像是薑,花莖由地下根莖伸出,高可達20~40公分,花序呈現卵球形,很像松樹毬果狀,麟片狀排列,幼嫩時綠色,成熟時亮紅色,就像是火炬一樣非常吸引人們的目光,而其真正的花是乳白色,先端有裂縫,邊緣卷曲,兩側裂片較狹,唇瓣3裂,雄蕊與唇瓣等長,花期為7-9 月,還會結果實,種子黑、橢圓形,9~11月成熟。全株可入藥。
栽培方式
紅球薑為薑科薑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跟薑一樣是塊莖,呈現淡黃色,若沒有薑,也可用紅球薑的地下莖來烹煮,也有薑的辛辣味道,栽培喜歡溫暖的氣候,適溫為25-35℃,土壤不可積水以免爛根,冬天15℃以下會休眠,地上部葉子全部萎凋,但地下部仍保存。冬天減少灌水,春天溫暖時會再長葉,夏天為極盛時期,生長茂密並進入開花期,可施用有機肥促進生長。
本種產於全島低至中海拔山區。成蟲喜歡於常綠闊葉林活動,會訪花吸蜜,雄蝶常至群聚濕地吸水。在臺灣最類似 的種類為白紋鳳蝶,該種在後翅只有三枚白斑,本種具有四枚大白斑,另外白紋鳳蝶後翅腹面弦月紋為紅色,而大 白紋鳳蝶為橙黃色,在辨識上非常容易。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以蛹態越冬。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芸香科的飛龍掌血、賊仔樹和食茱萸等,雌蝶 將卵單產於寄主幼葉或新芽上,卵為乳白色球形,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蛹為縊蛹,除綠、褐色兩型外,還出現綠 褐混合型,常於寄主枝幹上或附近其他場所化蛹。
雌雄鳥的外形相似。喙暗褐色,虹膜紅褐色,頭為鼠灰色,喉、頭後、頸、胸為淡褐色,頸側至後頸為黑色具有細小白色斑點,背、腰及翅上覆羽為褐色,羽緣較淡,飛羽深褐色,腹為淡褐色,尾下覆羽灰色,尾羽褐色,外側尾羽黑色,具白色邊緣,腳及趾紫紅色。
棲地與習性
分布於台灣各地平地到海拔1,500公尺的開墾地及林地,非常適應人為環境,在都市中的綠地很容易見到。多單獨、成對或小群活動。覓食幾乎都在地面上漫步尋找,以晨昏時最為活躍。看到人接近時,會快速振翅飛離,飛行時有明顯的揮翅聲。休息時常成群停立在電線、樹枝或屋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