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質莖短縮,圓形葉片多肉質呈蓮座狀排列,株形像玫瑰,直徑2~3公分。葉腋容易生長走莖。在秋冬季相當容易見到開花,穗狀花序自莖端伸出,造型如寶塔。開花後植株會生長衰弱枯死,藉由分生的子株繼續繁衍生長。
栽培方式
適合全日照環境,夏末至秋初,因為氣溫高是她的生長高峰期,葉片會比較開張且修長,像是盛露的蓮花瓣。秋末至初春的低溫期,則是休眠期,葉片會聚在一起,蓮花型會變成玫瑰型。休眠期可以待介質乾透後才澆水,生長期則是介質表面乾就澆水。葉片較密容易藏匿介殼蟲,要注意防範。
本種為特有種,產於全島中海拔山區。棲息於常綠闊葉林,成蟲喜歡於森林邊緣的環境活動,飛行活潑敏 捷,喜訪花吸蜜和吸食動物排遺,雄蝶喜於濕地吸水,常飛至山頂展現領域佔有的行為。在臺灣近似的種 類是菩提赭弄蝶,該種後翅腹面具有明顯白色斑點,臺灣赭弄蝶則為模糊的黃色小斑,區分上並不難。
生活史
本種為一世代蝶種,冬季期以四齡幼蟲休眠越冬。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禾本科的川上氏短柄 草和曲膝莠竹,雌蝶將卵一至兩顆產於寄主葉片背面,卵呈白色半球形,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幼蟲於寄 主葉片製作筒狀蟲巢。終齡幼蟲直接於巢內化蛹,蛹為縊蛹,會分泌粉狀蠟質代謝物,佈滿於蟲巢內壁, 防止水份入侵。
頭頂、枕、後頸、背和肩暗石板灰色,帶點橄欖褐色,並有些許綠色光輝;兩翼和尾羽橄欖褐色,第1枚初級飛羽外翻具白緣;額、眼先、兩頰、頦、喉、前頸、胸至上腹中央均白色,下腹中央白而稍沾紅褐色,下腹側、肛周和尾下覆羽紅棕色;虹膜紅色;喙黃綠色,上喙基部橙紅色;跗蹠黃褐色。幼鳥臉部有模糊的灰色羽尖,背面的橄欖褐色多於石板灰色。
棲地與習性
棲息於低平原海拔1000公尺以下長有蘆葦或雜草的沼澤地和灌木的高草中、竹叢、濕灌木、稻田、甘蔗田及河流、湖泊、灌渠和池塘邊,也見生活在人類住屋附近,如林邊、池塘或公園。一般成對或成小群活動,性機警、隱蔽,白天在植物茂密處或水邊草叢中活動,晨昏是活動高峰。夜間會上矮枝過夜。善步行、奔跑及涉水,行走時頭頸一伸一縮,尾上下擺動。平時不飛翔,受驚時多奔跑隱入密叢裡,有時就地躍起,但飛行一小段距離便又落下鑽入叢藪中,或飛越水面逃逸。飛行時頭伸直兩腳懸空,起飛笨拙,急速搧動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