毬蘭的綠色枝條平伸或下垂,長度可達30㎝,革質葉片厚實,可耐乾旱,栽培容易,繖形花序開於近枝端的葉腋,自然下垂,星形花朵由5枚乳白色花瓣組成,副花冠為透明粉紅色,如水晶般令人讚嘆。每一花序可開出二十餘朵花,開花期春末至夏季,不開花時仍可欣賞其葉片,像是斑葉毬蘭就有白綠花紋,還有像"心葉毬蘭",葉片為渾然天成的"心型",是玩家們的最愛。
栽培方式
毬蘭喜好半日照環境,適合吊掛在靠窗處或庭院樹下,陽光不會直射的位置為佳,因陽光曝曬葉片會變黃。喜好溫暖、高溼度環境,但是介質應使用排水良好的材料,以免爛根。肥料每季施用一次長效型肥料即可。枝條具有懸垂性,讓毬蘭成為絕佳的吊盆植物,尤其下垂開放的花朵,很容易讓人欣賞到那像星星的粉紅色花朵,還可引蔓做成花圈、花架等佈置。
本種產於全島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北部較少見,離、外島的龜山島、南沙太平島、澎湖、小琉球、綠島和馬祖都可發現 。成蟲出現於森林邊緣、草地、海岸、農田、荒地和都市綠地,飛行活潑敏捷,會訪花吸蜜。季節型非常明顯,在臺灣 與本種近似的是各種藍灰蝶,但本種翅腹面外緣紋列之內側列,連為線狀,在辨識上並不難。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蟲全年可見。廣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多種馬鞭草科和爵床科植樹,取食部位為花穗, 雌蝶將卵單產於寄主植物的花苞,卵呈藍白色扁平圓盤狀,表面有細密的網狀凹陷,幼蟲齡期共分為四齡,終齡幼蟲綠 色或黃綠色,於寄主植物上化蛹,蛹為縊蛹,外觀為綠色。
全身體羽白色。喙長比小白鷺和大白鷺都短。夏季下頸和肩披疏鬆的簑羽;喙黑色;眼先黃綠色;腳黑色。冬季和非繁殖個體身上無簑羽;喙黃色,尖端黑色;眼先黃色。
棲地與習性
棲息於沼澤地、湖濱、河畔、池塘等濕地,較喜歡近水域的草地。日行性。常 與鷺科其它鳥類如小白鷺、大白鷺等混群在各類濕地覓食。覓食時多靜立於水邊或淺水中,等待獵物游近後啄食。
體型修長流線並略呈側扁;幼魚階段具橫向紋路,但隨成長逐漸轉淡,體長超過15公分者,則具銀灰或銀白體色。口裂明顯,具明顯掠食性與食魚性,尾鰭下緣顏色較深。
分布區域
印度與緬甸境內之依洛瓦底江及其相關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