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葉酢漿草有著浪漫的深紫色葉片,葉片上還有美麗的紋路,所以可以視為觀葉植物,欣賞葉片就很美,其花並不大,約只有1公分粉紅色的花,適合花壇及盆花佈置。生長茂密的紫夜酢漿草常會有倒伏懸垂的現象,可用吊盆或放置高處欣賞。一朵小花只有一天的壽命,葉片呈倒三角形,晚上會聚合而下垂,為睡眠運動。
栽培方式
紫葉酢漿草喜愛高溫多濕的環境,耐旱性強,生長溫度為25-30℃,冬天10℃下會有寒害現象,北部地區溫度偏低會休眠,應移到庭院避風處,待春季回暖再移出。施肥每年春、秋各一次即可,50-60%的光照為佳,因葉子較薄,不耐日曬,肥料也應降低濃度。有地下球根容易繁衍,花較小,以賞葉型葉色為主。
本種產於全島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另外龜山島和綠島也有分佈。成蟲喜歡於有竹類植物和蘆竹生長的環境如林緣、山區路邊、竹林內、溪流邊和崩塌地等處的草叢活動,飛行活潑敏捷,停棲時前翅成V字型後翅平攤或下壓。會訪花吸蜜吸水也喜歡吸食動物的排遺,尤其是鳥類的。在臺灣類似的種類為同屬的變紋黯弄蝶,本種後翅腹面完全無任何斑紋兩者區分並不難。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蟲全年可見。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禾本科的玉山箭竹、佛竹、唐竹和臺灣蘆竹等,雌蝶將卵單產於寄主葉片上,卵為半球形,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幼蟲於寄主葉片製作筒狀蟲巢。終齡幼蟲化蛹離開蟲巢至葉背化蛹,蛹為縊蛹,會分泌粉狀蠟質代謝物,佈滿於葉背防止水份入侵。
雌雄鳥同型。繁殖羽體背自頭上經頸、背至腰及尾上覆羽為綠褐色,羽上有黑色軸線,眉斑白色,喉白色,頰、頸、胸為白底帶褐色縱斑。腹及尾下覆羽白色。非繁殖羽,背面及胸部的縱紋變得較不明顯。飛行時白色的翼帶很明顯。眼黑色,喙黑色,跗蹠及趾灰綠色。
棲地與習性
廣泛分布於河口、海岸、沼澤、山區溪流、湖邊等,以及市區的排水溝。最高 出現在海拔一千多公尺的水域。飛行時很少高飛,常有限度地拍動翅膀在水面上空滑過。常見到在河床石塊、船舷、堤防上單獨棲息。 除了遷移時很少成群,通常單獨活動,常沿水邊快速行走覓食。主要以視覺找到地面的獵物,然後用喙啄起吞下。頭部不時上下點動,尾部也常在行進及停止時上下擺動。 會長時間待在同一地點,成為其活動領域,如有同類接近這個區域,則會做出雙翼或單翼伸直上揚的示威動作,或是頭前伸,身體放低,快跑追逐來者,最後將其驅離。
體縱扁而頭部寬闊,兩眼位置偏向上位;體多呈灰黑色至深灰色,全身與各鰭則密布白色圓點。背鰭硬棘數2,軟條數7-8;臀鰭硬棘數1,軟條數4-5。
分布區域
南美洲委內瑞拉境內之奧利諾科河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