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統計
知識問題數:15787
會員總數:115210
平均討論數:3.8
專家補充數:9557
農業知識家
《牧草主題館》芻料之后苜蓿在台灣栽培生產情形
發問者:渺渺
發問日期:2019年05月01日
2232
0
3 人評價
目蓿具有自毒作用,會影響後作生長,最好不要連作。是需要輪作嗎?
何謂自毒作用?謝謝您!
專家回覆
1 則
達人級會員
農業達人 發表於 2019/06/25
您好:
苜蓿是草食動物極為重要的豆科芻料,素有「芻料之后」之稱,但目前並未在臺灣大量推廣種植,係因受限臺灣氣候,梅雨、豪雨和颱風等造成土壤淹水,致使苜蓿死亡,而無法多年生栽培,目前僅在冬春之際有零星小面積且短期的種植,其他季節另有主作物,所以不致發生嚴重的自毒作用。
所謂植物自毒作用(Autointoxication)係指植物分泌有毒酚類化合物以抑制本身的生長,此種自毒作用亦屬植物相剋的一種。多年生苜蓿需在連續生長4年以上才可能出現自毒作用的現象,使田間密度大幅下降、牧草生產力也急劇下降,每年只短期種植,並不會產生自毒現象。苜蓿自毒性是一種特殊的種內化感作用,即一個種的苜蓿植株產生的某些次生代謝物通過揮發、淋溶和分泌等方式對周圍苜蓿植株產生有益或有害的影響。通常這些物質會從莖、葉、根部和種子等器官釋放到周圍環境中來影響幼苗的根系統,主要表現為抑制幼苗胚軸細胞伸長和胚根生長、幼苗根系統中某些酶的活性,進而抑制了苜蓿根部對水分的吸收。許多研究指出,自毒物質並不是某單一物質,而是多種物質的混合物,且自毒效應是多種物質的綜合作用。苜蓿自毒物質包括香豆素、阿魏酸、綠原酸、咖啡酸的,其中香豆素、綠原酸含量顯著高於阿魏酸、咖啡酸含量。
畜產試驗所
苜蓿是草食動物極為重要的豆科芻料,素有「芻料之后」之稱,但目前並未在臺灣大量推廣種植,係因受限臺灣氣候,梅雨、豪雨和颱風等造成土壤淹水,致使苜蓿死亡,而無法多年生栽培,目前僅在冬春之際有零星小面積且短期的種植,其他季節另有主作物,所以不致發生嚴重的自毒作用。
所謂植物自毒作用(Autointoxication)係指植物分泌有毒酚類化合物以抑制本身的生長,此種自毒作用亦屬植物相剋的一種。多年生苜蓿需在連續生長4年以上才可能出現自毒作用的現象,使田間密度大幅下降、牧草生產力也急劇下降,每年只短期種植,並不會產生自毒現象。苜蓿自毒性是一種特殊的種內化感作用,即一個種的苜蓿植株產生的某些次生代謝物通過揮發、淋溶和分泌等方式對周圍苜蓿植株產生有益或有害的影響。通常這些物質會從莖、葉、根部和種子等器官釋放到周圍環境中來影響幼苗的根系統,主要表現為抑制幼苗胚軸細胞伸長和胚根生長、幼苗根系統中某些酶的活性,進而抑制了苜蓿根部對水分的吸收。許多研究指出,自毒物質並不是某單一物質,而是多種物質的混合物,且自毒效應是多種物質的綜合作用。苜蓿自毒物質包括香豆素、阿魏酸、綠原酸、咖啡酸的,其中香豆素、綠原酸含量顯著高於阿魏酸、咖啡酸含量。
畜產試驗所
本篇討論
2 則
進階級會員
22許瑋珊 發表於 2024/11/19
一種生物化學現象,指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透過根系、葉片或其他部位釋放特定的化學物質,影響自身或周圍植物的生長與發育。這些化學物質可以進入土壤或被水沖刷到其他植物的生長區域,可能會抑制種子發芽、根系生長或整體生長速度。
0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a 發表於 2019/05/01
談植物的自毒作用,不得不提及植物的化感作用。
所謂的化感作用,是指植物(包括微生物)通過對所在環境釋放化學物質,
從而對其它(含自身)植物或微生物產生直接或間接有害或有益感應的作用。植物所釋放的這些化學物質,通稱為化感物質。
當化感物質,對其它植物(包括微生物)產生毒害作用時稱為它毒;
而化感物質,對植物自身或後代,亦即受體和供體同屬於同一種植物時,所產生的毒害作用則稱為植物的自毒作用。
在農業生產上,有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叫做連作障礙,又叫「重茬病」。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水稻、棉花、小麥、玉米、大豆、高粱、油菜等等,在同一田塊連年種植的時候往往都會出現生長不良的現象。
比較極端的一個例子,是中草藥三七,種三七的藥農們都知道一個非常嚴峻的現實:凡是種過三七的田塊,
一般最起碼要至少修整10年以上才能再次種植三七,不然就會嚴重導致根腐等病害的發生,造成低質、減產乃至絕收的後果。
而植物的自毒作用,就是連作障礙之所以發生的一個非常大的主因。
如此,應很清楚此篇【牧草主題館→細說牧草→草木皆兵→芻料之后苜蓿在台灣栽培生產情形】--
"由於苜蓿具有自毒作用,會影響後作的生長,最好不要連作"之意。
參考資料如下:
https://kknews.cc/zh-tw/health/5avm5p6.html
所謂的化感作用,是指植物(包括微生物)通過對所在環境釋放化學物質,
從而對其它(含自身)植物或微生物產生直接或間接有害或有益感應的作用。植物所釋放的這些化學物質,通稱為化感物質。
當化感物質,對其它植物(包括微生物)產生毒害作用時稱為它毒;
而化感物質,對植物自身或後代,亦即受體和供體同屬於同一種植物時,所產生的毒害作用則稱為植物的自毒作用。
在農業生產上,有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叫做連作障礙,又叫「重茬病」。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水稻、棉花、小麥、玉米、大豆、高粱、油菜等等,在同一田塊連年種植的時候往往都會出現生長不良的現象。
比較極端的一個例子,是中草藥三七,種三七的藥農們都知道一個非常嚴峻的現實:凡是種過三七的田塊,
一般最起碼要至少修整10年以上才能再次種植三七,不然就會嚴重導致根腐等病害的發生,造成低質、減產乃至絕收的後果。
而植物的自毒作用,就是連作障礙之所以發生的一個非常大的主因。
如此,應很清楚此篇【牧草主題館→細說牧草→草木皆兵→芻料之后苜蓿在台灣栽培生產情形】--
"由於苜蓿具有自毒作用,會影響後作的生長,最好不要連作"之意。
參考資料如下:
https://kknews.cc/zh-tw/health/5avm5p6.html
0
(3 人評價)
我的評分:
相似問題
上一篇
吃米易老化?
下一篇
Pm2.5對植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