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設施如何進行土壤改良
有什麼作物適合溫室栽種達到平衡土壤酸鹼值.或做些什麼工程改變土壤微生菌
本篇討論
3 則
土壤蒸氣消毒優點在於不會有農藥殘留及環境污染的問題,待土壤溫度降低後就可以進行種植,可爭取時效。
http://book.tndais.gov.tw/Brochure/tech89.htm
(七)土壤肥培管理
1.有機栽培之土壤,於栽培前需經檢測,重金屬含量需符合有機農業標準;如原本不屬有機栽培之農地,需經認證單位輔導進行為期三年的轉型期,上述規定,皆著眼於為使栽培土壤符合有機農業的要求。
2.進行栽培前,應先送檢土樣,測試土壤pH值、E.C.值及氮、磷、鉀含量等性質,必要時請學術單位或研究單位協助改善。
3.有機栽培因不使用化學肥料,故基肥的施用顯得特別重要,於每年或每季開始栽種前,需施用大量有機資材如米糠、油粕類、綠肥、堆肥等,並以中耕機將有機質混拌於土壤中,使其充分腐熟。如此除可改善土壤肥力外,並可改良土壤性狀,使土壤含豐富有機質,以供作物及土壤微生物生長繁殖所需,並豐富土壤微生物相。
4.生長期以有機營養劑或自製有機發酵液澆灌或葉面施肥,補充養分,並可取代一般農法中即溶肥所扮演的角色。
不同季節選擇不同作物輪作,是維持田園生機與土壤活力很重要的方法,也是促進生物多樣性的一種策略。因國內農業生產型態以專業區為主,即一鄉一特產;專業區造成鄉鎮農特產品的特色,但也造成土壤微量元素缺乏、病蟲害嚴重發生等連作障害的問題。輪作或間作,除可改良土壤性狀及美化田園景觀外,最重要的是具有預防病蟲害的效果。
(九)病蟲害管理
1.落實田間衛生工作:田間衛生是有機栽培最重要的病蟲害管理策略,但也最容易被忽略。如能確實作好田間衛生工作,後續防治工作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選擇抗病蟲害作物品種。
3.耕作制度:採用間作制度,栽培除蟲菊、辣椒等忌避作物;與其他作物或綠肥輪作;延長育苗時間、縮短栽培時間、提高栽培密度、葉菜類採移植栽培。
4.栽培前,土壤覆蓋透明塑膠布進行太陽能滅菌或田區淹水,以去除存活於土壤中的病原存活構造及蟲卵。
5.生物防治:施用基徵草蛉、安平草蛉、小黑花椿象、瓢蟲、螳螂、捕植?等捕食性天敵;或蘇力菌、白殭菌或卵孢白殭菌、黑殭菌、綠殭菌、臘蚧輪枝菌等拮抗菌。
6.其它防治策略:種子以1﹪NaOCl消毒2-5分鐘,進行種子消毒。性費洛蒙緩釋劑,防治甜菜夜蛾、斜紋夜蛾、茶姬捲葉蛾、番石榴粉介殼蟲、亞洲玉米螟、擬尺蠖、甘藷蟻象、楊桃花姬捲葉蛾。黏蟲紙捕捉,黃色黏蟲紙:螺旋粉蝨、粉蝨、同翅目、斑潛蠅;藍色黏蟲紙:薊馬;綠色黏蟲紙:小綠葉蟬。植物萃取液如醣醋液、木醋液、菸葉、蒜頭煤油、苦楝、苦茶粕、除蟲菊、蓖麻油、香茅油、薄荷油…等。
(三)規劃作物種類:
1.季節性作物:
栽培技術未成熟前,先選擇符合季節且較好栽種的作物。春季播種:如扁蒲、番茄、甜椒、茄子、青江白菜、小白菜、莧菜…等。夏季播種:如黃秋葵、小白菜、青江白菜,全年可播,35-45天採收。莧菜、蕹菜…等。秋季播種:如球莖甘藍、抱子甘藍、青江白菜、小白菜、莧菜…等。冬季播種:如茼蒿、芫荽、芹菜、豌豆、蔥、韭菜、甘藍、菠菜、青江白菜、小白菜、莧菜…等。
2.反季節性作物:
待生產技術純熟,可嘗試栽培「非當季作物」,生產技術較高,獲利也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