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統計
知識問題數:15791
會員總數:115250
平均討論數:3.9
專家補充數:9571
農業知識家
小黑蚊 (台灣鋏蠓)?
發問者:小七
發問日期:2008年07月18日
17266
0
90 人評價
請問可以說一下小黑蚊(台灣鋏蠓)是怎樣的昆蟲,是蚊子吧?
比如說習性、生態? 通常會再怎樣的環境的出現? 預防防治的方式呢?
不是常常說被小蚊子叮會特別癢又難好,就是指這種小黑蚊嗎?
本篇討論
9 則
入門級會員
小興 發表於 2008/07/21
灣鋏蠓俗稱 "小黑蚊"、"黑微仔",更有軍營中弟兄稱之"小金剛",因其如影隨形,神出鬼沒、叮人痛癢難忍且紅腫多日不消而名之。而在為害區域方面,也由以往較為偏僻的鄉鎮,漸漸向都市擴散。台灣鋏蠓發生較嚴重的月份,在炎熱的六、七月間。如此,在為害猖獗地區的學童,於酷暑仍需穿著長袖衣褲,來避免小黑蚊的叮咬,極易影響學童的學習情緒,離家在外工作之弟子,常因其肆虐為害,整年難得攜眷回家,甚至居住在當地的居民,也常因不堪小黑蚊的侵擾,索性搬離遷至他鄉居住。如此,對整個鄉鎮的發展和經濟開發,有著負面的影響。並且,在近幾年來環保意識的逐漸抬頭,人們對居家品質的要求愈來愈高,使許多鄉鎮公所不得不重視小黑蚊所帶來的騷擾與為害,而各縣市環保單位,現今所採行的方法,只能在受害較嚴重的地區,密度較高的月份,實施化學藥劑防治來減低為害程度,但往往其成效皆不甚理想,致居民受小黑蚊侵擾的程度,仍不見改善而抱怨連連。
1
(12 人評價)
我的評分:
入門級會員
seed1234 發表於 2011/07/23
使用化學藥劑噴灑,殺死小黑蚊的做法,隔年藥劑的效果就變弱了,一般來說長袖長褲是比較好的選擇,但是一般人出外遊玩都穿的比較輕便,這也加速了小黑蚊的繁殖。
之前亞洲大學推廣的「響叮噹」防蚊液對小黑蚊事前事後的防禦效果都很不錯,隨身帶著裝備還是會比較安全一點。
之前亞洲大學推廣的「響叮噹」防蚊液對小黑蚊事前事後的防禦效果都很不錯,隨身帶著裝備還是會比較安全一點。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高手級會員
曾*仰 發表於 2008/07/20
小黑蚊就是閩南話俗稱的「黑微仔」或「烏微仔」,也有人叫牠「小金剛」。雖然名稱中有個「蚊」字,但小黑蚊並不是蚊子,而是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雙翅目、蠓科(Ceratopogonidae)、鋏蠓屬(Forcipomyia)、蠛蠓亞屬(Lasioheles)的衛生害蟲。除臺灣外,小黑蚊也分布在大陸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蘇、山東等地區。
臺灣地區的小黑蚊主要分布在東部、中部及南部地區,其中以花蓮縣秀林、壽豐、太昌、福興、新城及瑞穗,臺中市大坑地區,臺中縣太平及霧峰,南投縣集集、名間、鹿谷、水里及竹山,雲林縣古坑,嘉義市,臺南縣歸仁、關廟、仁德及龍崎等地較為嚴重。目前小黑蚊幾乎已遍布臺灣各縣市。
1913 年,日本學者 Shiraki首先在台中縣發現臺灣鋏蠓的蹤跡。Lien 於 1989 至 1991 報導,臺灣地區的蠛蠓亞屬種類共有 24 種,其中只有臺灣鋏蠓【Forcipomyia (Lasiohelea) taiwana (Shiraki)】及三地鋏蠓(Forcipomyia anabaenae)二個種確定會吸食人血,尤以臺灣鋏蠓是目前在本島為害最嚴重的一種小黑蚊,在猖獗地區,居民的日常生活深受其擾。因此,以下以臺灣鋏蠓為例做進一步的說明。
小黑蚊的形態特徵
小黑蚊是一種微小型的吸血性昆蟲,就臺灣鋏蠓而言,多位學者曾描述其一般形態,也曾以電子顯微鏡觀察其細部特徵。
臺灣鋏蠓的成蟲體長僅約 1.4 毫米,頭部黑色,觸角及口器深褐色,胸部及腹部都呈黑褐色。雌蟲和雄蟲外觀上最大的差異,在於雌蟲的觸角上長有稀疏的短毛,觸角第二到第九節呈念珠狀,而末端 5 節有明顯延長的現象。雄蟲的觸角上生有長毛,也就是呈鑲毛狀,僅末端 4 節明顯延長。另外,雄蟲腹部末端有一對基節粗大的把握器,可以讓交配的過程順利進行。卵的長度約 0.3 毫米,呈長橢圓形,一側微彎。
初齡幼蟲頭部呈深褐色,體色淡黃、略透明。老熟幼蟲的頭部呈深褐色,身體黃褐,體長約 2.7 毫米,在胸部及腹部背方長有火炬狀的刺毛,身體的最後兩節背部各具一對頂尖朝後的號角狀突起。蛹體長約 2 毫米,剛形成的蛹是淡褐色,羽化時則轉變成深褐色。蛹在前胸兩側有一對呼吸管,蛹體背面長有許多小瘤突。
小黑蚊對人類的為害
小黑蚊成群叮咬人體,時有所聞,民眾也常向地方衛生及環保單位抱怨。成蟲主要在白天活動,特別喜歡吸食人血,為害人體腳部、手、脖子、臉部等裸露的部位,尤其以離地面較近的小腿最常受害。
小黑蚊必須吸食血液才能繁殖後代,就像蚊子一樣,只有雌成蟲才會吸食人血。當牠吸血時,常緊貼著人體裸露的皮膚。由於蟲體微小,受害者往往不易察覺,被叮咬後,患處隨即紅腫,奇癢難忍,體質比較敏感的甚至需要就醫治療。所造成的紅疹常持續數日,嚴重時症狀可以持續 10 天以上。至於持續時間的長短,則因個人體質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學者曾於 1957 年報導:於實驗室中,在採自福建的臺灣鋏蠓體內,可分離出B
型腦炎病毒,但是在自然環境中是否能傳播疾病,則尚待進一步確認。然而,小黑蚊對人體吸血會造成紅腫痛癢,無疑是一種極具騷擾性的害蟲。
小黑蚊的生態習性
雌蟲在吸血後 3 ~ 5 天會在陰暗潮濕生有青苔或藍綠藻的土壤表層產卵,每隻吸飽血的雌蟲約可產出 30 ~ 35 粒卵。卵經過約 3 天後孵化為幼蟲,幼蟲具負趨光性,多生活在有遮陰、潮濕含砂質及腐植質、生有青苔或藍綠藻的表土層,土面較硬或完全向陽的場所則未發現有幼蟲孳生。
幼蟲有 4 個齡期,初齡幼蟲歷經 2 ~ 3 周的發育生長後,老熟幼蟲爬到水分比較少的地方,例如飼育容器壁、土表、或偶爾在草莖部化蛹。老熟幼蟲脫下的皮仍黏附在蛹的末端以固著蛹體,沒有幼蟲蛻支持的蛹難以羽化。
蛹經過 3 ~ 5 天後就羽化為成蟲,剛羽化的成蟲,顏色比較淡,是淺褐色,經過 1 ~ 2 小時後就轉變為深褐色。小黑蚊(臺灣鋏蠓)由卵發育到成蟲所需的時間約 3 ~ 4 周,成蟲的壽命約 2 ~ 6 周。
小黑蚊成蟲棲息在戶外,主要如竹林、灌木叢、雜草叢、果園、蔗園、茶園、檳榔園邊緣地帶等處。如果室外沒有吸血對象(寄主)時,也可能飛入室內吸食人血,例如當校園中出現小黑蚊時,學生在教室內上課就可能被叮咬。
臺灣地區的小黑蚊主要分布在東部、中部及南部地區,其中以花蓮縣秀林、壽豐、太昌、福興、新城及瑞穗,臺中市大坑地區,臺中縣太平及霧峰,南投縣集集、名間、鹿谷、水里及竹山,雲林縣古坑,嘉義市,臺南縣歸仁、關廟、仁德及龍崎等地較為嚴重。目前小黑蚊幾乎已遍布臺灣各縣市。
1913 年,日本學者 Shiraki首先在台中縣發現臺灣鋏蠓的蹤跡。Lien 於 1989 至 1991 報導,臺灣地區的蠛蠓亞屬種類共有 24 種,其中只有臺灣鋏蠓【Forcipomyia (Lasiohelea) taiwana (Shiraki)】及三地鋏蠓(Forcipomyia anabaenae)二個種確定會吸食人血,尤以臺灣鋏蠓是目前在本島為害最嚴重的一種小黑蚊,在猖獗地區,居民的日常生活深受其擾。因此,以下以臺灣鋏蠓為例做進一步的說明。
小黑蚊的形態特徵
小黑蚊是一種微小型的吸血性昆蟲,就臺灣鋏蠓而言,多位學者曾描述其一般形態,也曾以電子顯微鏡觀察其細部特徵。
臺灣鋏蠓的成蟲體長僅約 1.4 毫米,頭部黑色,觸角及口器深褐色,胸部及腹部都呈黑褐色。雌蟲和雄蟲外觀上最大的差異,在於雌蟲的觸角上長有稀疏的短毛,觸角第二到第九節呈念珠狀,而末端 5 節有明顯延長的現象。雄蟲的觸角上生有長毛,也就是呈鑲毛狀,僅末端 4 節明顯延長。另外,雄蟲腹部末端有一對基節粗大的把握器,可以讓交配的過程順利進行。卵的長度約 0.3 毫米,呈長橢圓形,一側微彎。
初齡幼蟲頭部呈深褐色,體色淡黃、略透明。老熟幼蟲的頭部呈深褐色,身體黃褐,體長約 2.7 毫米,在胸部及腹部背方長有火炬狀的刺毛,身體的最後兩節背部各具一對頂尖朝後的號角狀突起。蛹體長約 2 毫米,剛形成的蛹是淡褐色,羽化時則轉變成深褐色。蛹在前胸兩側有一對呼吸管,蛹體背面長有許多小瘤突。
小黑蚊對人類的為害
小黑蚊成群叮咬人體,時有所聞,民眾也常向地方衛生及環保單位抱怨。成蟲主要在白天活動,特別喜歡吸食人血,為害人體腳部、手、脖子、臉部等裸露的部位,尤其以離地面較近的小腿最常受害。
小黑蚊必須吸食血液才能繁殖後代,就像蚊子一樣,只有雌成蟲才會吸食人血。當牠吸血時,常緊貼著人體裸露的皮膚。由於蟲體微小,受害者往往不易察覺,被叮咬後,患處隨即紅腫,奇癢難忍,體質比較敏感的甚至需要就醫治療。所造成的紅疹常持續數日,嚴重時症狀可以持續 10 天以上。至於持續時間的長短,則因個人體質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學者曾於 1957 年報導:於實驗室中,在採自福建的臺灣鋏蠓體內,可分離出B
型腦炎病毒,但是在自然環境中是否能傳播疾病,則尚待進一步確認。然而,小黑蚊對人體吸血會造成紅腫痛癢,無疑是一種極具騷擾性的害蟲。
小黑蚊的生態習性
雌蟲在吸血後 3 ~ 5 天會在陰暗潮濕生有青苔或藍綠藻的土壤表層產卵,每隻吸飽血的雌蟲約可產出 30 ~ 35 粒卵。卵經過約 3 天後孵化為幼蟲,幼蟲具負趨光性,多生活在有遮陰、潮濕含砂質及腐植質、生有青苔或藍綠藻的表土層,土面較硬或完全向陽的場所則未發現有幼蟲孳生。
幼蟲有 4 個齡期,初齡幼蟲歷經 2 ~ 3 周的發育生長後,老熟幼蟲爬到水分比較少的地方,例如飼育容器壁、土表、或偶爾在草莖部化蛹。老熟幼蟲脫下的皮仍黏附在蛹的末端以固著蛹體,沒有幼蟲蛻支持的蛹難以羽化。
蛹經過 3 ~ 5 天後就羽化為成蟲,剛羽化的成蟲,顏色比較淡,是淺褐色,經過 1 ~ 2 小時後就轉變為深褐色。小黑蚊(臺灣鋏蠓)由卵發育到成蟲所需的時間約 3 ~ 4 周,成蟲的壽命約 2 ~ 6 周。
小黑蚊成蟲棲息在戶外,主要如竹林、灌木叢、雜草叢、果園、蔗園、茶園、檳榔園邊緣地帶等處。如果室外沒有吸血對象(寄主)時,也可能飛入室內吸食人血,例如當校園中出現小黑蚊時,學生在教室內上課就可能被叮咬。
0
(11 人評價)
我的評分:
入門級會員
小惠 發表於 2008/07/20
小黑蚊成蟲主要在白天活動,嗜吸人血。以人體誘集法調查,臺灣鋏蠓之日間吸血活動自上午八時開始逐漸增多,至十四時達最高峰,此後漸漸減少,至黃昏時則完全消失。其中以十二時至十五時之時段,吸血活動最為活躍。成蟲棲息在戶外,主要如竹林、灌木叢、雜草叢、果園、蔗園、茶園、檳榔園邊緣(葉及莊,1992)及山腳地帶等處。如果於戶外沒有吸血機會,也有可能會飛入室內吸食人血。成蟲一般飛行活動時,距離地面不超過兩公尺,大約是一個人的高度;在孳生場所的五百公尺半徑範圍內,為其主要活動地區
0
(1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入門級會員
阿萍 發表於 2008/07/19
又稱小金剛是一種微小的生物吸血的昆蟲
1
(1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進階級會員
julie 發表於 2008/07/20
這一類蚊子大多在中部山區較多
(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進階級會員
Ting Ting 發表於 2008/07/19
「施用漂白水」由新竹縣環保局及中興大學杜武俊教授合作試驗。漂白水可抑制藍綠藻及青苔的生長,斷絕小黑蚊幼蟲食物來源,更有趨避成蟲的功能。「種植香草植物」由台中市環保局與朝陽大學陳耀寬教授合作試驗。以具防蚊效果之香草植物鼠尾草、檸檬香茅、天竺葵及薄荷等4種,廣泛栽種於易孳生小黑蚊之土壤,減少小黑蚊幼蟲孳生地,降低成蟲棲息機會。「土壤佈菌法」則由雲林縣環保局與古坑鄉桂林國小陳瑩聰校長合作試驗,運用土壤改良用微生物,分解土壤表層的藍綠藻,阻斷小黑蚊幼蟲食物來源,還能促進植物生長。
0
(10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花園 發表於 2008/07/19
小黑蚊閩南話俗稱「烏微仔」或「黑微仔」,也有人叫它「小金剛」,但小黑蚊並不是蚊子。1913年日本學者Shiraki首先於台中縣發現臺灣鋏蠓截至1991年,發現於臺灣之蠛蠓亞屬種類共有二十四種,其中只有臺灣鋏蠓及三地鋏蠓二個種確定會吸食人。血而臺灣鋏蠓則為臺灣地區目前發生最猖獗的一種小黑蚊,是微小型的吸血性昆蟲。
0
(9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任*義 發表於 2008/07/19
小弟爬文幫你找了這個資料希望對您有用^_^
"台南縣關廟鄉新光國小利用自然生態工法防治小黑蚊實施計劃"
http://www.sg3es.tnc.edu.tw/environment/en%2002-1.htm
"台南縣關廟鄉新光國小利用自然生態工法防治小黑蚊實施計劃"
http://www.sg3es.tnc.edu.tw/environment/en%2002-1.htm
0
(9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穎啊 發表於 2008/07/19
治小黑蚊的偏方不少,但效果如何始終見仁見智。
新竹縣山區的北埔、峨眉兩鄉為減少小黑蚊的肆虐,曾舉辦防治小黑蚊的座談會,鄉民說,集合眾人慘痛的受害經驗後,獲得「一些些、小小的防治心得」,認為室內防治小黑蚊的基本方法是裝置特別細孔的紗門、紗窗,但在野外,最積極的方法是噴灑殺蟲劑,殺蟲劑可用馬拉松、撲滅松或亞特松等,噴藥時間最好選擇氣流穩定時段,如上午八、九點或下午四、五點時。
當然也有老偏方,像在桃竹苗山區墾殖的客家先民,早就在大自然中找到對付小黑蚊的秘密武器「香茅草」,用香茅草提煉香茅油擦在身上,多少還是能夠讓小黑蚊不喜歡近身。
新竹縣山區的北埔、峨眉兩鄉為減少小黑蚊的肆虐,曾舉辦防治小黑蚊的座談會,鄉民說,集合眾人慘痛的受害經驗後,獲得「一些些、小小的防治心得」,認為室內防治小黑蚊的基本方法是裝置特別細孔的紗門、紗窗,但在野外,最積極的方法是噴灑殺蟲劑,殺蟲劑可用馬拉松、撲滅松或亞特松等,噴藥時間最好選擇氣流穩定時段,如上午八、九點或下午四、五點時。
當然也有老偏方,像在桃竹苗山區墾殖的客家先民,早就在大自然中找到對付小黑蚊的秘密武器「香茅草」,用香茅草提煉香茅油擦在身上,多少還是能夠讓小黑蚊不喜歡近身。
0
(9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weiko 發表於 2008/07/19
小黑蚊並不是蚊子,而是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雙翅目、蠓科(Ceratopogonidae)、鋏蠓屬(Forcipomyia)、蠛蠓亞屬(Lasioheles)的衛生害蟲。 臺灣鋏蠓日間吸血活動自上午 8 時開始逐漸增多,至 14 時達到最高峰,然後漸漸減少,至黃昏時則完全消失,其中以 12 ~ 15 時吸血活動最為活躍。成蟲飛行活動時,一般距離地面不超過兩公尺,大約是一個人的高度。孳生場所的 500 公尺半徑範圍內,是主要的活動地區。
資料來源:http://www.nsc.gov.tw/_NewFiles/popular_science.asp?add_year=2007&popsc_aid=67
資料來源:http://www.nsc.gov.tw/_NewFiles/popular_science.asp?add_year=2007&popsc_aid=67
0
(10 人評價)
我的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