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統計
知識問題數:15789
會員總數:115242
平均討論數:3.9
專家補充數:9571
農業知識家
曾經聽過黑土農業..是什麼呢?
發問者:旋木
發問日期:2007年12月05日
3206
0
16 人評價
曾經有聽過黑土農業
但不清楚
請問那是什麼呢?
本篇討論
2 則
高手級會員
陳*惠 發表於 2007/12/07
發育於溫帶半濕潤地區草原化草甸植被下的土壤。是草原土壤向森林土壤過渡的土類。其主要特徵是剖面上部有一肥沃而又深厚的腐殖質層(厚度一般在30~100厘米)﹐有機質含量較高(一般為3~6%﹔高者可達15%)。此類土壤曾歸屬於黑鈣土﹐稱退化(或變質)黑鈣土﹔或淋溶黑鈣土。也曾稱濕草原土﹑暗色草甸土。由於它通體無石灰反應又與濕草原土﹑暗色草甸土不同﹐故稱黑土。
利用和改良 黑土在開墾初期﹐經常的耕作使土壤通氣狀況得到改善﹐過多的水分得以散失﹐因而土溫增高﹐微生物活動增強﹐腐殖質分解加速﹐釋放出的有效養分較多﹐其潛在肥力得以發揮。這時即使在不施肥的條件下種植作物﹐也可獲得較高產量。
利用和改良 黑土在開墾初期﹐經常的耕作使土壤通氣狀況得到改善﹐過多的水分得以散失﹐因而土溫增高﹐微生物活動增強﹐腐殖質分解加速﹐釋放出的有效養分較多﹐其潛在肥力得以發揮。這時即使在不施肥的條件下種植作物﹐也可獲得較高產量。
0
(9 人評價)
我的評分:
入門級會員
楊*雯 發表於 2007/12/06
黑土區農作制度是該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特別是1984年土地經營制度改革后,農作制度成了農業生產中的一個新課題。王占哲研究員在主持國家農業科技攻關項目期間,圍繞這個主題,帶領項目組,在松嫩平原典型黑土帶海倫試驗區,歷經十年,研究提出了黑土區“用養結合高效輪作作制”、“用蓄結合節能高效耕作制”、“農牧結合土壤培肥施肥制”和“黑土區大小■集約化種植制度”;研究提出了黑土崗平地土壤培肥型、崗坡地水土保持型、低窪地資源開發型農牧結合生產模式;研究提出了黑土區作物施肥規律和“穩氮、減磷、增鉀、補微”的施肥對策;研制了大豆多元素專用肥和作物組合肥及施肥技術。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為黑土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新的技術途徑,大面積應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黑土區域農業的騰飛和持續發展,需要技術的高度集成,把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和生態經濟優勢。為此,王占哲研究員根據工作需要于1999年從海倫試驗區科技攻關轉移到哈爾濱郊區,擔任國家級“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紅旗農業高新科技示範項目”、“黑龍江哈爾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項目”的首席專家,進行黑土區新的耕耘。他在充分運用自己積累的技術和經驗的同時,廣泛吸納農業、經濟、社會各方面知識、技術,組織本所及東北農大、省農科院15名專家、教授,設計并配合地方實施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紅旗農業高新科技示範項目”,收到了明顯效果,應用7項高新技術,建立了8個優質高產高效生產模式,萬畝項目區增加農民收入783萬元。特別是2000年以后,在中國科學院創新辦院方針的指導下,在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的領導和支持下,王占哲研究員運用科技創新思路,發揚科學求實的作風,率領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所、東北農業大學等30多名專家、教授,規劃了以農產品加工業為龍頭,農牧結合為特色,畜牧業、設施園藝、旅游觀光三個產業為主要建設內容的城郊型“黑龍江哈爾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項目”,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立項試點。
黑土區域農業的騰飛和持續發展,需要技術的高度集成,把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和生態經濟優勢。為此,王占哲研究員根據工作需要于1999年從海倫試驗區科技攻關轉移到哈爾濱郊區,擔任國家級“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紅旗農業高新科技示範項目”、“黑龍江哈爾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項目”的首席專家,進行黑土區新的耕耘。他在充分運用自己積累的技術和經驗的同時,廣泛吸納農業、經濟、社會各方面知識、技術,組織本所及東北農大、省農科院15名專家、教授,設計并配合地方實施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紅旗農業高新科技示範項目”,收到了明顯效果,應用7項高新技術,建立了8個優質高產高效生產模式,萬畝項目區增加農民收入783萬元。特別是2000年以后,在中國科學院創新辦院方針的指導下,在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的領導和支持下,王占哲研究員運用科技創新思路,發揚科學求實的作風,率領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所、東北農業大學等30多名專家、教授,規劃了以農產品加工業為龍頭,農牧結合為特色,畜牧業、設施園藝、旅游觀光三個產業為主要建設內容的城郊型“黑龍江哈爾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項目”,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立項試點。
0
(7 人評價)
我的評分:
上一篇
如何自製簡易廚餘堆肥呢?
下一篇
農業損失是以什麼標準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