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外來種植物的引種與利用-外來種植物在台灣的引進歷史概述
外來種植物在台灣的引進歷史概述
原住民時期(1621以前):
在漢人來到台灣之前,就有為數眾多的原住民族居住在此。在這個時期的人民利用植物當做食物、藥用以及日常生活所需之植物,除了少數種族具有以植物來裝飾的文化以外(如魯凱族的頭飾文化),當時拿植物來做為觀賞用途的非常少,尤其是外來種植物。然而時換星移,現代到原住民的部落去,處處可以看到外來的觀賞植物,當然這些裝飾用的花木就不一定與其傳統文化有關,大多只是單純地佈置美化環境而已。
另外在這個時期已出現在台灣的外來種栽培植物有麵包樹、苧麻、橘子、番龍眼、西瓜、匏瓜、小米、稻米、甘蔗、檳榔、可可椰子、香蕉等(李瑞宗,1994),但卻無法確定是否為原住民引入台灣。
漢人移民時期(1621-1895):
自從1544年葡萄牙人稱台灣島為美麗島(Formosa)以後,就開啟台灣與外來民族接觸的大門。1621年顏思齊暨鄭芝龍在笨港登陸,從此漢人就陸續遷徙來此。從漢人的移民中自然會攜帶食物、藥用及日常生活所需之植物,這些來自中國的外來種植物就在台灣開始生根栽培。
1624-1662年,台灣受到荷蘭殖民統治,留下紅毛井、紅毛埤、王田等農業開墾史蹟,這期間當然也引進一些有用的植物,如波羅蜜、三角柱仙人掌、六角柱、曇花、仙人掌、番荔枝(釋迦)、牛心梨、山茶花、番蝴蝶、蘇木、金合歡(刺毬花)、木藍、豌豆、阿勃勒、金龜樹、銀合歡、含羞草、蓖麻、痲瘋樹、綠珊瑚、龍骨木、芒果、木棉、蓮霧、茴香、烏面馬(白花藤)、緬梔、馬櫻丹、紫花馬櫻丹、金露花、薄荷、辣椒、虎尾蘭、龍舌蘭等(李瑞宗,1994;陳德順等,1976)。
1662年間,本時期新增的外來種植物有蘇鐵、杉木、側柏、垂柳、光葉九重葛、九重葛、紫茉莉、落葵、石竹、雁來紅、雞冠花、千日紅、夜合花、辛夷、白玉蘭、黃玉蘭、含笑花、鷹爪花、蠟梅、飛燕草、金粟蘭、牡丹、油茶、茶梅、麗春花、虎耳草、梅、桃、李、月季花、落花生、楊桃、日本油桐、變葉木、油柑(菴羅果)、麒麟花、金剛纂(火巷)、橙、枸櫞、佛手柑、四季橘、樹蘭、荔枝、龍眼、鳳仙花、蜀葵、朱錦(扶桑)、金錢花、蘋婆、華北檉柳、番木瓜、蒲桃、石榴、使君子、紫薇、指甲花、瓶蘭花、大花素馨、茉莉、油橄欖(齊墩果)、桂花、長春花、馬蹄花、重瓣夾竹桃、馬利筋(蓮生桂子花)、咖啡、水梔子、仙丹花、白仙丹花、紫蘇、枸杞、紫葳、菊、向日葵、孔雀草(西番菊)、蘆薈、萱草(金針花)、朱蕉、晚香玉(夜來香)、垂葉王蘭、百子蓮、水仙、蔥蘭、射干、番紅花、紫背鹿銜草、蓬萊竹(鳳尾竹)、人面竹(鼓槌竹)、紫竹、毛竹(孟宗竹)、玉米、棕竹、白菖(菖蒲)、紅蕉、鬱金、橙紅美人蕉、美人蕉、魚沉蘭等(陳德順等,1976;李瑞宗,1994)。
日據時期(1895-1945):
這段時期雖然日本人在台灣進行資源的獵奪,然而他們在台灣農業上的建設及成果是不容抹滅的。日本人以台灣為南侵的根據地,因此在台灣建立了完善的農業及林業試驗場所,同時計畫性地從東南亞地區引種,並在台灣加以試種,到今天仍然可以在台灣各地老機關及學校中,看到宿存的波羅蜜等熱帶水果的老樹,這就是當時日本人利用公家機關試種的例子,由此可見一般。在這段時期,國外植物引種的工作,主要是由政府單位進行,而東南亞為本時期的引種重點地區。
終戰後時期(1945-1987):
二次世界大戰後百廢待舉,政府也致力於振興經濟,其中農業的建設自不在話下。這個時期國外引種的目標大多放在高經濟價值的園藝作物,引種的地域也擴展到熱帶美洲,由政府組團計畫性地引種考察行動如火如塗地展開。這可由農復會時代園藝作物考察團新品種搜集報告(1967,1970)一見端倪。另外由政府官員藉出國之便而引種,或由駐外使節、農耕團等管道而引種的案例,亦不在少數,就如蔣資政彥士在其從政期間,先後策劃四梯次計畫性引種,共引進以園藝作物為主,種類將近1,000個而品種超過2,000個(林俊義等,1996)。
解嚴後時期(1987-迄今):
1987年台灣終止動員勘亂時期,人民可以自由出國旅遊,喜愛植物的人在國外看到新奇美麗的植物,總會想辦法把它帶回家來栽培;加上台灣的園藝技術高超,很多植物只要一小段枝條就可繁殖成功,自此植物的引種由官方正式管道為主的模式,轉變為國人自由引種,海關防不勝防,政府公部門完全無法掌握台灣到底有多少種外來植物,而這一類的引種大多集中在觀賞植物上,這現象可由薛聰賢(1996,1999,2001,2003)每2-3年就有超過100種新引進觀賞植物發表看出端倪。
另外,1991年開放引進外勞後,台灣來了一批東南亞的新移民,這些人民也從故鄉帶來鄉土的食物,以解相思之苦,因此,在民間又多了很多東南亞地區道地的野菜及藥用植物。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 花改場--走進部落,看見永續:國際研討會聚焦臺灣原鄉農業114/11/12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1期-辦理農業淨零講習,維護農業永續114/11/11
- 苗栗農情月刊第311期-第一屆食農教育大會~機智的草莓生活114/11/11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1期-規劃養蜂曆提升人工育王效率114/11/11
- 苗栗場農情月刊第311期-大師解密介殼蟲的各類絕技!農友去除螞蟻盟軍大有幫助114/11/11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國際花卉產業動態114/10/23
- 蜂蜜色澤與蜜源植物色素之關係114/10/21
- 家蠶育種之國際趨勢114/10/21
- 面臨氣候變遷挑戰養蠶業之因應策略114/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