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帶淋巴球黏力缺失症不良基因之雜合型公牛於熱帶地區之配種觀察
							作者:楊德威 黃金山 黃鈺嘉 張秀鑾
							公佈日期:98 年 11 月 10 日
						
						挑選帶有淋巴球黏力缺失症不良基因之雜合型公牛精液(BL),並安排與配台灣南部某試驗牛群中的雜合型母牛(BL)與其它的正常型母牛(TL)。自1997年一月至同年十二月底共有六隻雜合型母牛與配雜合型公牛,共有四隻母牛分娩。 但是其中的一胎流產、一胎死產,而正常分娩的兩頭仔牛當中,亦有一隻仔牛於分娩後第二天即突然猝死。 遺傳檢測追蹤發現猝死仔牛是帶有兩個不良基因的有病型個體(BLAD)。 而一隻難產而死的仔牛遺傳檢測的結果為不帶此不良基因的正常型個體(TL)。 一年間共使用27 劑的雜合型冷凍精液,共有七隻母牛懷孕,受孕率估計為25.9%. 同期的 280頭次與配正常型母牛共有84隻受孕,受胎率30.0%. 回追過去五年的配種資料與美國公牛之遺傳型資訊,發現雜合型公牛與正常型公牛的實際受孕率(以有分娩才算受孕,再除以總配種次數)相似,分別為 26.4% 與 28.2%。 本項配種觀察,建議在熱帶地區應迴避帶有此不良基因的雜合型公、母牛的交配,以避開牛淋巴球黏力缺失症所帶來的嚴重損失。
資料全文:http://kmweb.moa.gov.tw/種原知識庫/雜誌/中國畜牧學會會誌/csas_1998_27_4_110.htm
附  件:http://kmweb.moa.gov.tw/種原知識庫/雜誌/中國畜牧學會會誌/csas_1998_27_4_110.pdf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畜牧類 > 牛 > 牛遺傳與育種
延伸閱讀
							- 先天性下痢致死基因對乳牛生長之影響98/11/10
 - 台灣乳牛優生技術 (二)98/11/10
 - 乳質檢測乳牛群的血統登錄數及其年度增加率98/11/10
 - 乳牛的近親配種98/11/10
 - 台灣乳牛單日乳量最高100 名之月齡及其乳質98/11/10
 - 台灣轉基因複殖動物研發團隊98/11/10
 - 瓜胺酸症,乳牛的一種遺傳疾病98/11/10
 - 繁殖能力登錄乳牛的初產月齡、胎數及胎距98/11/10
 - 如何培育更新女牛----從出生到配種98/11/10
 - The Role of Pigs as a Meat Source in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Culture98/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