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黃牛與布拉曼牛先天性下痢致死基因之檢測
  牛先天性下痢致死基因(Bovine 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 BLAD)最早在 1989 年於荷蘭牛檢測出。歐、美、日等國均發現於荷蘭牛族群中此基因頻率很高,例如 Jorgensen等人(1997)檢測 694 頭荷蘭公牛就發現有 100 頭帶有 BLAD 基因。然而在其它品種牛隻牛先天性下痢致死基因之檢測則未有報告。台灣省畜產試驗所恒春分所保有台灣黃牛(Taiwan Yellow)保種族群,該族群是由臺灣各地及金門所收集之黃牛。為瞭解牛先天性下痢致死基因在臺灣黃牛保種族群中是否存在,本試驗乃採集該台灣黃牛保種族群 139 頭黃牛及逢機採集 70 頭布拉曼牛(Brahman)血樣,以DNA萃取套組萃取白血球 DNA,經光電比色計測定其濃度後,利用 BLAD 檢測引子 BLAD1/ BLAD2 經 PCR 增幅後,將 PCR 產物以限制酶 HaeIII 分切後經電泳分析結果進行判讀,正常牛(TL,不帶有 BLAD 基因者)呈現 116bp/ 40bp 兩條片段,帶有潛伏性牛先天性下痢致死基因及正常遺傳基因的雜合牛(BL),則呈現 116bp/ 83bp/ 40bp/ 33bp 四條片段,純合型牛(BLAD)則為 83bp/ 40bp/ 33bp 三條片段。 雖然由已進口之雜合型(BL)荷蘭牛精液數量,可推知此項不良遺傳基因在臺灣乳牛群中頻率亦很高,但在本試驗所有檢測之台灣黃牛及布拉曼牛均無此牛先天性下痢致死基因被檢出。由於純種肉、役用牛多採自然交配,故推估此項不良遺傳基因對臺灣肉、役用牛應影響不大。
資料全文:http://kmweb.moa.gov.tw/種原知識庫/雜誌/中國畜牧學會會誌/csas_1997_26_4_110.htm
附  件:http://kmweb.moa.gov.tw/種原知識庫/雜誌/中國畜牧學會會誌/csas_1997_26_4_110.pdf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畜牧類 > 牛 > 牛遺傳與育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