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性狀的基因檢測與應用
依據美國學者O’Brien(1991)的分類,將基因概分為有基因產物和無基因產物者兩類。有基因產物的基因就是能有蛋白質(通常以酵素為主)或其衍生物可在細胞內外行使生理生化功能者,故可稱為功能基因。而無基因產物的基因通常是用來區隔同一染色體上且緊鄰一起的不同功能基因的特定核序列。若以大家所熟悉的豬隻緊迫基因鄰近的GPI基因為例,兩者皆位於豬的第六號體染色體上,後者基因的胺基酸組成序列經解讀後可製造出GPI,存在於細胞膜上行使「葡萄糖-6-磷酸」轉換為「果糖-6-磷酸」或「果糖-6-磷酸」轉換為「葡萄糖-6-磷酸」的異構特性。因此,把生物體中的一些生化產物予以純化後,定出其胺基酸組成序列,就可依遺傳密碼對照表來初步推測其相對的核序列。若能把這種相對的核序列在那一條染色體上予以確定,則這項工作就是基因定位。而那些無基因產物的基因位置常可藉助已知的功能基因核序列之左右延伸定序方式來獲知。同樣地,亦可由此得知其他功能基因或我們欲找尋的經濟性狀基因座(ETL)或數量性狀基因座(QTL)位置所在。我國地處亞熱帶氣候,禽畜常要面臨高溫多濕和病源易滋生的環境,因此育成抗熱、抗病和抗緊迫的經濟動物更形迫切。台灣省畜產試驗所家畜育種系豬育種方案小組成員,曾針對豬第六號染色體上的緊迫基因(Hal),進行鹵乙烷測試技術的田間示範推廣計畫,透過技術轉移與數次辦理訓練班方式移轉給種豬業者與民間團體,使仔豬因併欄、運輸所致暴斃情形減低,有效地減少水樣肉屠體和增加種豬配種分娩率。並藉著血樣來檢驗緊鄰在緊迫基因旁的GPI和PGD基因遺傳型純合度,建立全國性抗緊迫豬生產體系,以降低種豬業的生產成本和提昇肉豬業的生產效益,開拓我國豬種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的適應力與市場。此外,由於豬第六號染色體上緊迫基因可造成豬隻惡性高燒的休克死亡危機雷同於人第十九號染色體上的鈣離子釋放管道(CRC)基因之臨床徵狀,故對人體醫療用途的基因治療提供了一種醫學用動物模式。同時,因英國的國際豬隻改良公司(PIC)自1991年起提供研究經費給劍橋區的Dalgety研究中心,進行與豬隻蒼白水樣肉有關之基因DNA探針技術於商業上之應用,該項研究結果曾於1992年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同時榮獲國際專利權(Fujii et al., 1991)。加拿大安大略省種豬發展協會(OSI)於1994年購得多倫多大學Hal-1843的PCR專利技術,送檢者僅需將每一頭種豬的一滴血滴特有的採樣濾紙卡上郵寄檢驗。
附  件:http://kmweb.moa.gov.tw/種原知識庫/專輯/豬經濟性狀測定htm/pp118-120.pdf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畜牧類 > 豬 > 豬遺傳與育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