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新品種花蓮2號之育成-結果與討論-2
結果與討論
3.花育12號的株高與植株倒伏等級比較
落花生成熟時期的植株高度與倒伏等級會影響機械收穫的效率。花育12號在兩年區域試驗的平均株高春作為35.4㎝,顯著較台南11號及台南12號低,秋作為36.6㎝,與對照品種台南11號相當,比台南12號顯著較低。花育12號植株倒伏等級在春作為3.5級,顯著較台南11號低,却較台南12號高;在秋作為1.5級,與台南11號及台南12號無顯著差異(表6)。
4.花育12號的銹病及葉斑病等級比較
落花生的葉部病害以銹病及葉斑病為最重要,在落花生生育期間均可危害,常造成落葉,降低植株光合作用而導致籽粒充實不良,影響產量及品質(葉和陳等, 1996)。花育12號田間自然發病罹病等級調查,在兩年區域試驗的平均罹病等級,銹病春作及秋作分別為3.0級及3.1級,與台南12號相當,較台南11號低。葉斑病方面花育12號春作為3.7級與台南11號相當,略低於台南12號,秋作為3.7級,較台南11號及台南12號低(表7)。
5.花育12號的莢果黑斑病罹病率調查
近年來由於莢果黑斑病的普遍發生,嚴重影響落花生鮮莢煮食用及帶殼加工用之品質,其罹病率以莢果黑斑病病斑罹病面積佔莢果全部面積的百分比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花育12號春作的莢果黑斑病罹患率在兩年區域試驗的平均為5.5%,與對照品種台南11號相當,但比台南12號低;秋作為5.7%,比對照品種台南11號略高,但較台南12號低(表8)。
三、花育12號的油分及蛋白質含量比較
花育12號籽粒油分含量春、秋作分別為53.3%及52.9%,略低於台南12號,較台南11號高;蛋白質含量花育12號春、秋作分別為25.7%及24.7%,略低於台南11號,較台南12號高(表9)。
四、花育12號的莢果及籽粒大小之調查
落花生莢果與籽粒大小為決定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調查結果顯示,春作花育12號莢果的平均長度為45.4㎜,較台南11號及台南12號長,莢果的平均寬度為13.9㎜,較台南11號及台南12號寬;花育12號籽粒的平均長度為15.8㎜,較台南11號及台南12號長,籽粒的平均寬度為9.1㎜,較台南12號寬,略小於台南11號。
秋作花育12號莢果的平均長度為48.4㎜,較台南11號及台南12號長,莢果的平均寬度為13.7㎜,較台南11號及台南12號寬;花育12號的籽粒平均長度為16.4㎜,較台南11號及台南12號長,籽粒平均寬度為8.2㎜,較台南11號寬,與台南12號相當。綜合而言,花育12號莢果的長度、寬度及籽粒的長度略大於台南11號及台南12號;籽粒寬度略大於台南12號,與台南11號相當(表10)。
五、花育12號種子休眠性及發芽率測定
落花生種子休眠之長短影響下期作播種之時間,如休眠期太長,則種子須經打破休眠之處理才能播種。經測定結果顯示,花育12號新鮮種子的發芽率秋作為88.0%,春作為84.0%,均較對照品種台南11號及台南12號略高;花育12號曬乾之種子發芽率秋作為99.0%,較台南11號略高,與台南12號相當,春作為98.5%,較台南11號及台南12號略高。綜合而言,花育12號的種子發芽率可達到目前推廣品種發芽率的標準,此亦表示供試品種均無休眠性(表11)。
六、花育12號葉部黃化等級之調查
落花生種植在石灰質鹼性土壤因缺鐵而易罹患葉片黃化,調查結果顯示,花育12號的葉部耐黃化率春作與台南12號相同,但較台南11號稍高,秋作則較對照品種台南11號及台南12號的葉部耐黃化率低(表12)。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蝴蝶蘭
相關檔案下載
- 面臨氣候變遷挑戰養蠶業之因應策略114/10/21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0期-114年10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10/02
- 落花生「擋藤」簡介與注意事項114/08/20
- 栽培技術-穩定產量品質第一步 落花生種子預措處理114/07/29
- 臺中區農業專訊06月第129期目錄114/07/29
- 次氯酸水對蝴蝶蘭軟腐病防治效果評估114/03/17
- 114年2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01/21
- 臺南區農業專訊129期-2024世界蘭花會議 暨臺灣國際蘭展介紹 113/10/09
- 花改場--探索花生湯與豆奶美味的秘訣 外國青農參訪鳳林鎮農產業113/10/08
- 落花生冠腐病之發生及預防113/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