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香蕉產業之現況與未來展望
香蕉屬芭蕉科(Musaceae)中之芭蕉屬(Eumusa),種類很多,其用途很廣,可供食用、藥用、纖維用及觀賞用等。香蕉一詞為全國民間所通稱,但係專指供食用之蕉果而言,亦稱芭蕉、甘蕉、荊蕉或芎蕉。食用蕉分為兩大類,一為鮮食用香蕉,另一為煮食用香蕉。煮食用香蕉在中南美洲、東南亞地區,為某些國家人民獲取澱粉養分之主要來源,在台灣則少有栽培。台灣栽培的香蕉,幾乎全屬鮮食用之香蕉,其中以華蕉(或稱唐蕉)系種植最多,此類蕉果經催熟加工後,其呈色、風味、香氣、口感等品質更為佳良,以「北蕉」、「仙人蕉」、「寶島蕉」等為代表;另外在部份地區亦種植有俗稱為芭蕉之「呂宋蕉」、「假呂宋蕉」、「紅皮蕉」及「南投芭蕉」等,但為數不多。
香蕉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馬來半島及喜馬拉雅山麓。何時傳入台灣種植說法不一,據云係在200多年前來自福建,首先在台北淡水地區種植,因此取名為「北蕉」。「仙人蕉」為「北蕉」之變種,係1919年在南投地區,全部罹患萎縮病為害的蕉園中,發現有一株無罹患萎縮病之蕉株(似具抗萎縮病特性),而予以繁殖推廣,種植蕉農以為是神仙所賜,故以「仙人蕉」稱之。
香蕉果實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醣類、灰分、維生素A、維生素B1、B2、B6、維生素C、維生素E。礦物質有鈉、鉀、鈣、鎂、磷、鐵、鋅等成分,為營養豐富老少咸宜之水果。
香蕉果實雖可加工作成香蕉乾、香蕉脆片、香蕉果汁、香蕉粉、香蕉泥、香蕉醬、香蕉冰其淋、香蕉麵包、香蕉酒等加工品,但其附加價值不高,且市場銷路亦相當有限。故華蕉系之香蕉,在世界各國市場仍以鮮食為主。台灣生產的香蕉亦是以鮮果供應國內、外市場消費為主,僅有少部分香蕉乾製品供應市場。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香蕉類 > 香蕉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行銷 > 園藝產品行銷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政策 > 農糧政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產銷組織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產業文化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其他-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