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參加2011國際種子檢查協會種子純度研習心得分享(二)
作者:蘇士閔、許鐈云、黃卯昌、黃玉梅;
公佈日期:104 年 12 月 24 日
肆、心得
- 加強種子資料庫的建置:本次研習來自泰國Chia Tai種子公司的Dr. Sumitra Kantrong與Ms.Wilasinee Ramnut,主要負責實驗室品保管理。他們今年除了純度研習外,早先也參加了ISTA八月初在印度邦加羅爾(Bangalore)舉行的品保制度研習。Chia Tai種子公司實驗室即將於明年(2012)正式向ISTA申請認證。為了做好種子純度檢查工作及應付未來的能力測試(Proficiency test,PT),該公司積極蒐集各類種子,也趁著參加研習到其他種子檢查室購買對方蒐集的種子樣本。例如薩斯卡通種子實驗室已蒐集並整理成冊的各類作物與雜草種子樣本超過200種,且可對外販售。未來,在種子資料庫的充實上,除了國內來源與PT樣本外,亦可洽詢其他種子檢查室,購買對方蒐集的種子標本;我們亦可製作種子標本冊與其他種子檢查室進行交流。
- 改善種子標本管理:薩斯卡通種子實驗室以圖書管理式的系統建立的種子標本館,每種種子均以一載玻片大小的小紙盒承裝,紙盒內留有放置種子的空間外,大半空間以海綿墊高,海綿上放置若干種子作為展示用,盒蓋上鑲以透明玻片可直接看到種子外觀,旁邊則以標籤清楚標示其學名、收藏日期及序號。另外每個檢查人員或許依其個別分工,會在座位旁放置以玻璃試管盛裝的常用種子標本,也有人做成桌上擺飾,除實用功能外還有觀賞價值。未來或可參考薩斯卡通種子實驗室的管理方式建立我們自己的種子標本室。
- 研習過程與其他學員交談時發現,我國業者申請ISTA檢驗證多以蔬果類作物種子為主,以種子純度來看,蔬果類種子批相對較穀類或雜糧類種子批乾淨,雜草或其他種子發現量較少;復因不同國家或地區雜草種子相的差異,許多國外的雜草種子是檢查人員未曾見過的,也不易單純經由圖片及檢索表即能判別。筆者在實習課程中體認到,其他種子的判別的確有其困難度存在,尤其是部分禾草類種子的判別,因其種子小、種間特徵差異不明顯、同種個體又存有差異,須經過一定的訓練及經驗累積甫能精確而有效率地做好檢查工作。因此種子資料的蒐集的確是我們必須加強的重點工作。
- 爭取舉辦ISTA研習或研討會:舉辦ISTA研習除了節省派員出國的經費外,還能讓所有的檢查人員聽取專家授課與指導,能就實務上遭遇的疑問直接請教並獲得解答與建議,甚至能從舉辦研習的過程中,擷取講師豐富的實務經驗。ISTA是國際農業貿易上相當重要的非官方組織,舉辦ISTA研習或研討會還能提高台灣在種子檢查領域上的國際能見度,促進與其他國家研究人員或種子檢查室之間的交流。
- 培養或尋求專家進入ISTA技術委員會:目前我國僅胡凱康老師與吳文希老師分別在ISTA「品種檢查」委員會與「健康種子」委員會擔任技術委員,雖然許多資訊可從ISTA網站發布的資料或參加研習或研討會取得,但若有國內專家擔任技術委員可第一線獲得許多在技術上或決策上的訊息。
伍、結語
未來我國應努力爭取舉辦ISTA研習或研討會,並尋求讓更多國內專家進入ISTA技術委員會的機會,將可提高台灣在種子檢查與種子貿易領域的國際能見度,促進與各國研究人員或種子檢查室之間的交流。自我要求上,持續充實我國種子資料庫的內容,同時改善種子標本管理系統,會有助於種子純度檢查與其他種子判別能力的提升,也能從容應付ISTA不定期之熟練度測試。更重要的,建立並落實品保制度才能最有效率地發揮種子檢查室的功能。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農藝種苗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農藝種苗 > 農藝種苗檢定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園藝種苗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園藝種苗 > 園藝種苗檢定
延伸閱讀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 MPS花卉永續驗證系統之國際發展暨臺灣花卉產業推動現況報告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