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椰菜自交不親和分子鑑別分析
作者:張惠如;
公佈日期:104 年 12 月 31 日
為提升甘藍類蔬菜品種之整齊性,育種公司多利用自交不親和特性來生產一代雜交F1種子。因此在選育一代雜交種之前,通常會先培育出具有自交不親和(self-incompatibility, SI)的親本;在採種時,將兩雜交親本種於採種田,利用親本自交不親和特性即可得到天然異交的一代雜交種子,可大幅降低採種生產成本,提升性狀整齊度,同時增加了雜種優勢。但親本自交繁殖若干代後,生長勢容易變得衰弱,產生所謂自交弱勢之現象,且因具有自交不親和而有無法採到自交種子的困擾(沈,1998)。因此,若育種家了解自己育種材料的自交不親和基因特性,便可掌握自花授粉親本維持、回交及雜交等繁殖工作。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生命科學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生命科學類 > 植物
消費者知識庫 > 生命科學類 > 植物 > 植物遺傳與育種
延伸閱讀
- 臺澳養蜂登記制度與病蟲害監測管制比較114/10/21
- 西方蜜蜂作為微生物製劑載體防治作物病蟲害之應用114/10/21
- 蜂糧及人工發酵花粉的營養價值與應用潛力114/10/21
- 蜂王漿蛋白含量影響因子114/10/21
- 蜂蜜色澤與蜜源植物色素之關係114/10/21
- 家蠶育種之國際趨勢114/10/21
- 面臨氣候變遷挑戰養蠶業之因應策略114/10/21
- 植物保護-臺灣微生物農藥產業概況分析與本場生物農藥研發現況114/10/01
- 臺中區農業專訊09月第130期目錄114/10/01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09期-綠色照顧作伙來 共創農村高齡好所在114/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