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臺東陽光玉米青農郭怡君
作者:詹欽翔;
公佈日期:107 年 11 月 13 日
臺東鹿野鄉田間自然風景宜人,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那棟四周圍繞著翠綠玉米田、佇立在陽光下的鵝黃色小屋,正是玉米青農郭怡君用心打造的集貨小天地。平時除了將鮮採的玉米集中在小黃屋理貨、出貨外,也作為提供消費者體驗及品嘗玉米的良好場所。有別於鹿野地區大多種植糯性玉米,郭怡君種植的卻是成本較高且栽培技術門檻較高的水果玉米及玉米筍。一開始僅種植0.5公頃,但隨著經驗累積及技術提升,栽種面積現已擴大為2.2公頃。郭怡君堅持以安全用藥,合理化施肥之理念進行玉米田區管理,並透過SGS農藥檢驗為產品作最嚴格的把關,讓消費者能吃得安心。
郭怡君在臺北長大,因緣際會嫁到臺東鹿野鄉。夫妻倆原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為增加額外收入,便開始於丈夫的農地上種植木瓜。然卻因遭受颱風侵襲損失慘重。其後考慮果樹生長周期長,需承受較大風險,加上郭怡君偏愛玉米,因此夫妻倆便以種植玉米重新出發。轉作玉米之初,因栽培技術不純熟而致收成量低,於是便積極報名參加相關農業訓練課程,依照專家學者的建議調整栽培管理方式,使收成量有明顯的提升。郭怡君也意識到品牌行銷的重要,除了創立Facebook粉絲頁,將日常農事分享粉絲,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外,其玉米農產品亦於全聯特定的農家直採平臺及臺灣好農等銷售通路上架,平時也勤跑各大展售活動,期能讓更多的消費者品嘗最新鮮的玉米農產品。
目前郭怡君除規畫相關的玉米農事體驗活動外,也與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合作,進行二級加工產品研發,製作保健玉米鬚特色茶包,增加農產品附加價值,期望帶給粉絲最優質的玉米系列產品。若想了解更多資訊,可至Facebook搜尋「鹿野小農水果玉米」,一同支持臺東青農最健康、安全的農產品。

吸晴的鵝黃色陽光小屋,正是青農郭怡君玉米產品的重心所在

青農郭怡君選擇玉米作物為創業的起點
郭怡君在臺北長大,因緣際會嫁到臺東鹿野鄉。夫妻倆原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為增加額外收入,便開始於丈夫的農地上種植木瓜。然卻因遭受颱風侵襲損失慘重。其後考慮果樹生長周期長,需承受較大風險,加上郭怡君偏愛玉米,因此夫妻倆便以種植玉米重新出發。轉作玉米之初,因栽培技術不純熟而致收成量低,於是便積極報名參加相關農業訓練課程,依照專家學者的建議調整栽培管理方式,使收成量有明顯的提升。郭怡君也意識到品牌行銷的重要,除了創立Facebook粉絲頁,將日常農事分享粉絲,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外,其玉米農產品亦於全聯特定的農家直採平臺及臺灣好農等銷售通路上架,平時也勤跑各大展售活動,期能讓更多的消費者品嘗最新鮮的玉米農產品。
目前郭怡君除規畫相關的玉米農事體驗活動外,也與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合作,進行二級加工產品研發,製作保健玉米鬚特色茶包,增加農產品附加價值,期望帶給粉絲最優質的玉米系列產品。若想了解更多資訊,可至Facebook搜尋「鹿野小農水果玉米」,一同支持臺東青農最健康、安全的農產品。

吸晴的鵝黃色陽光小屋,正是青農郭怡君玉米產品的重心所在
青農郭怡君選擇玉米作物為創業的起點

水果玉米及玉米筍農產品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推廣教育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休閒及遊憩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產業文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其他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園藝活動對高齡者的效益評估─以「茶樹精油洗手慕斯及毬果聖誕樹DIY」活動為例114/10/27
- 高齡者綠色照顧《食農教育》活動案例介紹114/10/27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