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最新之台灣葡萄晚腐病研究-從病徵與生態看防治
							作者:林筑蘋;蔡志濃;安寶貞;
							公佈日期:109 年 05 月 07 日
						
						葡萄晚腐病 (grape ripe rot, grapevine anthrancnose),為目前葡萄產業最嚴重的病害之一,若未妥當防治,嚴重者可能造成全園幾無收成(圖一、二)。本研究室自2012年起,重新調查台灣葡萄晚腐病的田間生態,並且以多重序列分析鑑定葡萄晚腐病菌,結果顯示晚腐病至少由2種以上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引起,病菌種類以及引起之病徵與以往記錄不同。因此,期望藉由本文提供之最新研究進展,健全栽培防治處理面向,降低晚腐病帶來的損失。
- 感染部位與病徵
 - 生態:病菌長期殘存於園區枝條
 - 病原菌
 - 防治注意事項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葡萄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二期稻作飛蝨類害蟲遷入預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適時防治114/10/27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 MPS花卉永續驗證系統之國際發展暨臺灣花卉產業推動現況報告114/10/23
 - 國際花卉產業動態114/10/23
 -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第158號-2025國產花卉永續韌性發展與應用論壇114/10/23
 - 春蘭在蕙蘭雜交授粉親和性與縮短瓶內育苗時程可行性之探討114/10/22
 -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166期)114/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