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竹筍採收後之田間管理
綠竹係禾本科竹亞科之多年生作物,地下莖為合軸叢生型,喜溫暖潮濕的環境,臺灣主要栽培於平地至海高度500公尺以下之淺山地區,產期為4至10月。綠竹筍富含纖維,熱量低,味美,是品質優良的鮮食竹筍,為夏季重要且受歡迎的蔬菜。綠竹為無性繁殖作物,老竹產筍能力差,為維持地下莖生長強健,需每年進行新產筍母株選留作業,留母竹時期最好在白露至寒露間,母竹更新、老竹莖挖除及竹嵌紋病毒等對綠竹生育及綠竹筍產量、品質及田間管理影響甚大。
綠竹筍為地下母莖萌芽生長所得,留母竹時,竹叢配置儘量均勻散開且需選向外側生長的筍芽,使採光和通風良好以利地上部枝葉生長及避免地下部筍芽互相競爭生長空間,也便利田間管理作業,資料指出每叢之母竹(竹桿)數選留6至8支,桿莖小於5公分,可具有較高的產筍數,但實際仍視坡向、氣候、栽培管理而定。另新生的竹桿及產筍需要足夠的生長空間,因此僅保留1至2年生之母竹,將其餘老竹之地下莖挖除,以免阻礙發筍,掘除作業於3月前完成,較早清除有利竹叢生育、提早產期及增加產量。此期同時配合除去竹桿5至6節以下的側芽,減少養分浪費並施用基肥及培土,培土高度需能覆蓋將長出的竹筍,避免出青影響品質。
竹嵌紋病毒為綠竹筍重要病害,罹病率可高達80至100%,罹病株之生長勢弱化,竹筍組織木質化,品質劣變,難以入口,俗稱「筍釘」,成竹橫斷面或病筍有時可見褐色或黑色小點,稱「臭香筍」,嚴重影響綠竹生長、竹筍產量及品質。此病屬系統性病害,主要藉由耕作機具操作時的機械傳播,但近來研究指出腹帶實蠅(Gastrozona fasciventris)及東方芒蠅(Atherigona orientalis)2種雙翅目昆蟲可經由竹筍上的人為傷口傳播竹嵌紋病毒,但感染率較低。因此留母竹時需選生育強健無病徵之竹桿、注意田間作業機具之衛生安全及避免採收後之竹筍切口吸引媒介昆蟲等各種病毒傳播風險,不慎罹病之園區則需進行清園消毒再更新種植健康無病毒之母株,並加強日後之田間整合管理,以利產業經營。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根菜類 > 根菜類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根菜類 > 根菜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蔬菜作物-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園藝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保護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 食品處理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 食品衛生安全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 食品品質管制
消費者知識庫 > 食品科學類 > 食品科學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生物技術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農業機構
- 水稻病害多光譜拍攝標準作業流程說明114/10/27
- 設施應用於蔬菜生產之思維114/10/27
- (第143期)技術服務季刊114/10/17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9期-------------綠竹筍生產省工栽培一貫化機械推動計畫觀摩會114/09/26
- 頸喙亞目昆蟲的重要卵寄生蜂天敵114/09/01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季食開始-綠竹筍114/08/2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12期-------------114年全國優質安全驗證綠竹筍評鑑結果揭曉 優質筍王風光出線 展現綠竹筍品質與產業競爭力114/08/29
- 植物醫師專欄-改善土壤之田間實作方式114/08/21
- 桃園區農業專訊---第132期-------------4.綠竹省工栽培及機械一貫化可行性介紹114/07/23
- Harpin蛋白於作物病害防治之探討114/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