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進擊吧!有智慧的大豆--情感的緊密聯繫--04
阿嬤安親班與過期小朋友
體貼部落Ina背後,是柯春伎一顆溫暖的心。
她特別喜愛與Ina們一起工作,田區裡常常傳出陣陣的笑聲。她在臉書這樣寫道:「我是『阿嬤安親班』的老師,過期的小朋友均歲75歲。我的小朋友這麼辛勞認真,下課一定要請吃冰的啊~」
同時也這樣形容這些老當益壯的Ina們:「戴著斗笠的龍貓,都是活潑的阿嬤,工作保持熱情,才不會痛苦啦!」
這位「阿嬤安親班」老師,表示請Ina們來田間工作,「可以讓年長者事情做,同時也創造一種被需要的感覺,在我看來這是雙贏的策略。」
而這樣的良好的農耕互助的關係,已經維持了很多年的時間。「這是一種彼此需要的溫暖感受,透過簡易的農業勞動,Ina有機會勞動筋骨創造收入,而我也有機會可以親近她們,加深我學習母語與傳承文化的機會。」
握住自己的文化
柯春伎在回鄉耕種之後,長時間的與家庭、族人與部落相處,情感聯繫越來越密,因此也越來越感受到部落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透過農耕與Ina們相處,記憶常常會自動返回兒時光景。」她這樣形容,「我喜歡在自然熟悉的環境說母語並使用它,部落的語言、種植、生活、歌謠、傳統技能,但若不儘快握住自己的文化,它就會消失!」
因為農耕、因為生活,她也越來越能明白在現代化的衝擊之下,部落老人引以為傲的文化語言與傳統技藝,將會被遺忘殆盡,也明白了老人心中的期望與擔憂。
「所以只要有機會我就會用影像紀錄,無論是採集或是歌謠。Ina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肯定的微笑,對我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珍寶。」
因此,這個因為孩子健康返鄉的女子,在大豆的牽引下,於無形中成為了部落的照護者,甚至傳統文化的守護者了。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豆類 > 豆類營養與肥培管理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豆類 > 豆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行銷 > 農業行銷-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 農業機電 > 農作機電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農業發展
- 花蓮區農情月刊--標靶治療、精準省工 本場開發無人機GPS定位赤眼卵寄生蜂球投放技術113/10/25
- 花改場--探索花生湯與豆奶美味的秘訣 外國青農參訪鳳林鎮農產業113/10/08
- (73卷3期)台灣農業研究113/09/30
- (第139期)技術服務季刊113/09/09
- 花蓮區農業專訊--筷閃野美味 馬太鞍欣綠農園樹豆之地的野菜餐桌--03113/07/17
- 花蓮區農業專訊--筷閃野美味 馬太鞍欣綠農園樹豆之地的野菜餐桌--02113/07/17
- 花蓮區農業專訊--筷閃野美味 馬太鞍欣綠農園樹豆之地的野菜餐桌--01113/07/17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能量與勇氣之豆-樹豆--08113/07/12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能量與勇氣之豆-樹豆--07113/07/12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能量與勇氣之豆-樹豆--0611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