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區農業專訊第97期-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
氣候變遷除了衝擊農業產值,也間接造成 作物病蟲害危害情形加劇。然而,在缺乏正 確的用藥觀念下,往往徒增農民生產成本, 亦可能因不當或過量使用化學農藥,對環境 造成危害、誘使病蟲產生抗性,甚至引發農 民中毒。為符合國際降低農藥風險趨勢,兼 顧產業發展及農產品安全,行政院農業委員 會於 106 年宣示「化學農藥十年減半」政策。 循此,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提出三大管理 策略,包含:強化綜合管理,鼓勵友善農 業;汰除高風險農藥,強化分級管理;訂定 配套措施,逐步達成減半。其中,藉由推廣 「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簡稱 IPM)」,建立「預防勝於 治療」的觀念,將作物病害、蟲害及雜草等 影響控制在不損及經濟利益之水準,並有效 運用多元的防治方式,以減少化學農藥使用, 兼顧生產、生態及生活之平衡。 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 (IPM) 是一種綜合 多種防治方法,防治單一或複合害物的管理 策略。其核心精神為建立友善作物栽培環境、 降低化學農藥暴露風險、提升作物品質以及 農產品食用安全,打造兼顧人類與田間有益 生物的永續環境。其防治措施包括 ( 圖一 ): 害物的診斷與鑑定、育成抗性品種、耕作防 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並視必要合理 施用化學農藥 ( 化學防治 )。期望在預防勝於 治療的理念下,以有效管理代替趕盡殺絕; 在維持生態平衡的前提下,盡量優先採用天 然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害物族群,建立對人類 健康與環境友善的多元化田間管理策略,以 獲得顯著的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https://ipm. mystrikingly.com/)(https://public353.wixsite. com/ipm-introduction)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病理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其他有害生物為害與防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保護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推廣教育
相關檔案下載
- 水稻病害多光譜拍攝標準作業流程說明114/10/27
- (第143期)技術服務季刊114/10/17
- 洛神葵疫病病原Phytophthora nicotianae的鑑定及抗病品種之篩選114/09/01
- 降低外銷番石榴夏秋季果實罹病率之病害整合管理策略114/09/01
- 植物醫師專欄-改善土壤之田間實作方式114/08/21
- 桃園區農業專訊---第130期-------------9.居家盆栽整潔養護的小工具114/08/08
- 桃園區農業專訊---第130期-------------8.參加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甘藷田間開放日活動及參訪該校微體繁殖和保存研究室114/08/08
- 桃園區農業專訊---第130期-------------7.參加2024 年美國園藝科學年會心得分享114/08/08
- 桃園區農業專訊---第130期-------------6.美國喬治亞大學氣調貯藏技術研習114/08/08
- 桃園區農業專訊---第130期-------------5.電動曳引機技術發展:邁向智慧化及操作友善的未來114/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