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與天敵昆蟲於草苺生物防治之應用
草苺為一高經濟價值作物,全臺灣栽培面積約 550 公頃,苗栗縣佔全國總生產面積約 90%,由於草苺為連續採收型作物,農藥殘留風險高,食品安全備受消費者關注。草苺栽培上應用之天敵包括小黑花椿象、草蛉及捕植蟎,分別用於防治薊馬、蚜蟲及葉蟎有良好之防治效果。薊馬之防治可以草苺間植開花之綠籬植物,增加小黑花椿象 (Orius laevigatus Fieber) 族群數量,而將薊馬數量維持低於經濟危害水平;蚜蟲防治以普通草蛉 (Chrysoperla carnea) 防治效果 最佳;葉蟎因繁殖速率快,世代繁衍迅速而致化學防治困難之問題,國外生物防治包括使用捕植蟎及食蟎蠳蚋 (Feltiella occidentalis) 進行控制,又以智利捕植蟎 (Phytoseiulus persimilis Athias-Henriot) 使用最多,可於高峰期先行施用化 學藥劑進行控制,再進行捕植蟎之施放。草苺病害包含炭疽病、灰黴病、萎凋 病,以及近年新興之病害―真菌性葉枯病、細菌性角斑病等,國外已針對這些 病害推薦相關微生物製劑並進行應用研究。已經商品化並推薦使用在草苺病害的微生物種類包含 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liocladium catenulatum、Streptomyces lydicus 等;近幾年以草苺病害為防治對象,評估拮抗潛力的菌種以木黴菌 (Trichoderma spp.)、芽胞桿菌 (Bacillus spp.) 為主。施用方式在評估研究領域除了直接噴灑在植株體表外,亦有以揮發性微生物代謝物 間接防治或與土壤介質混拌誘導植物抗病性。運用微生物與天敵昆蟲進行生物防治為永續且友善環境之方法,可藉由改變栽培模式、結合化學藥劑及物理防治進行病蟲害整合性綜合防治,達到穩定控制田間病蟲害之效益。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樹-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病理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農業昆蟲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相關檔案下載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2期-「草莓產業技術擴散論壇」-展現南部草莓發展的潛力與實力114/10/21
- 洛神葵疫病病原Phytophthora nicotianae的鑑定及抗病品種之篩選114/09/01
- 降低外銷番石榴夏秋季果實罹病率之病害整合管理策略114/09/01
- 多光譜影像技術用於早期檢測水稻蟲害之研究114/09/01
- 日本沖繩百香果病毒調查:百香果潛隱病毒的流行、傳播及利用去病毒苗達有效防治114/09/01
- 溫度驅動動態對東方果實蠅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雙翅目:果實蠅科) 發育與繁殖之探討:蟲害進階管理的見解114/09/01
- 西方蜜蜂提高抗蜂蟹蟎能力之育種方法114/09/01
- 臺灣水稻害蟲名錄之修訂114/06/01
- 溫度對臺灣稻熱病菌 (Pyricularia oryzae) 四種病原型菌株生長及產孢之影響114/06/01
- 入侵螞蟻防治新趨勢:創新技術與精準整合策略114/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