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黃芩有機栽培管理與機能性產品研發--05
黃芩之機能性成分
黃芩含有黃酮類、苷類、萜烯類、多醣類、氨基酸、固醇類、揮發油、澱粉、生物鹼、有機酸及微量元素等,其中黃酮類及其苷類化合物被認為是黃芩的機能性成分,主要成分為黃芩苷(baicalin)、黃芩素(baicalein)、漢黃芩苷(wogonoside)、漢黃芩素(wogonin)等,另外其他成分有黃芩新素 (neobaicalein)、木蝴蝶素A (oroxylin A)、白楊素(chrysin),5-漢黃芩 (wogonin5-β-D-glucoside),7-甲氧基黃芩素 (7-methoxy-baicalein),7-甲氧基去甲基漢黃芩素 (7-methoxy-norwogonin)等。黃芩為常用的清熱祛濕藥,其複方藥劑如大柴胡湯、小柴胡湯、葛根芩連湯、黃芩滑石湯、半夏瀉心湯、清肺湯及當歸散等。在2020年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開發的「臺灣清冠一號」已作為感染COVID-19輕症者的緩解藥方,其複方組成為黃芩、魚腥草、栝蔞實、北板藍根、厚朴、薄荷、荊芥、桑葉、防風、炙甘草等十種藥材,其中黃芩是作為清熱宣肺解毒之用,是清除病毒的關鍵成分,也具有抑制細胞激素風暴之效果。
在黃酮類成分中,黃芩苷是黃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發炎等藥理作用,廣譜抗菌作用很強,對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也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對心腦的保護作用、保肝、抗腫瘤、抗過敏、抗氧化、抑制人類肝癌細胞之增生、降低肝細胞纖維化、抑制前列腺癌細胞生長等作用。另一個重要成分黃芩素,則具有一系列的關鍵藥理特性,如減少氧化壓力、抗發炎特性,能抑制類澱粉蛋白的沉積,抑制興奮性毒性,刺激神經發生與分化作用,以及抗細胞凋亡作用,據研究指出黃芩素對於治療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以及改善學習記憶能力等方面亦具有療效。在傳統用藥上,黃芩常用於治療肝炎、肝硬化、肝癌、白血病、高血脂、動脈硬化、腎損傷等疾病,近年來發現其黃酮類的抗癌作用,能使細胞週期停止、細胞凋亡、抗血管增生、抗氧化作用及對神經保護作用等,可望成為安全有效的抗腫瘤藥物,及治療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潛力藥物。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其他特用作物 > 其他特用作物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其他特用作物 > 其他特用作物營養與肥培管理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其他特用作物 > 其他特用作物-其他
- 苗栗場農情月刊第288期 - 抑制紫蘇開花小秘訣 調節光照延長產期112/11/21
-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111年年報-紫蘇4 個品系在不同種植期之產量比較112/10/16
- 苗栗區農業專訊第103期 - 葉桑藥劑殘留對家蠶健康之影響112/09/21
- 臺東場辦理農產加值講座,精進香草植物多元加工應用112/05/12
- 第72輯技術專刊農遊體驗100種-假人參根雞湯料理體驗111/12/28
- 澎湖香茹茶飲樣態開發應用111/12/20
- 花蓮區農業專訊--黃芩有機栽培管理與機能性產品研發--06111/12/06
- 花蓮區農業專訊--黃芩有機栽培管理與機能性產品研發--04111/12/06
- 花蓮區農業專訊--黃芩有機栽培管理與機能性產品研發--03111/12/06
- 花蓮區農業專訊--黃芩有機栽培管理與機能性產品研發--0211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