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土壤碳匯管理方法與效益
文圖/ 廖崇億
因應氣候變遷、溫室氣體減排及產業鏈碳盤查,各產業無不積極進行減碳作為,但減量到難以精進時,就需要靠碳匯或碳捕捉來抵銷碳排。其中自然為本的各種碳匯措施成為關注焦點,包括農業生產過程的土壤碳匯,土壤碳匯可視為土壤有機質的累積,而氣候與田間管理的差異則會影響土壤有機質的累積與分解,在有機質的累積大於分解時才具有碳匯效益。臺灣平原位處高溫多雨的氣候,有機質分解快速,因此土壤碳匯潛能不如中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部分地區甚至為負成長。相關研究指出,在田間適度增加有機質肥料投入、減少耕犁或加強植生覆蓋等措施,可增加有機質累積或減緩分解,有助於提高土壤碳匯。
土壤有機質累積是相當緩慢的過程,透過土壤調查資料與作物土壤環境模式演算結果,過去30 年,彰化地區水稻連作田之表土有機質平均每年增加約0.2 公噸的碳匯(MgC),等同於增加0.8 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亦即,縱然每年每公頃有5-10 公噸稻稈翻耕回田間土壤,但僅有數百公斤能形成碳匯;同理,即使大量施用有機肥,對碳匯的效果仍相當有限。此外,國際研究指出,以草生栽培管理的果園每年可增加約1.1-3.6 MgCO2e/ha 的土壤碳匯,與本場先前的葡萄園草生栽培研究結果( 增加2 MgCO2e/ha) 相印證。另外,亦有研究提出土壤封存生物炭的方法,雖在短期內可達到大量增匯的效果,但長期趨勢尚有爭議。
目前臺灣的碳交易制度尚在研擬中,推測未來碳價可能在200-2,000 元/MgCO2e 之間;故農地每年每公頃增加的土壤碳匯價值僅40-4,000 元。然而,每件碳盤查的驗證費用高達數十萬元,加上每件5,000 元的土壤碳分析費用,且田間土壤碳量測的不確定性,故除非有足夠規模的專案場域,否則目前土壤增匯效益可能無法負擔驗證與定期查驗費用。因此,儘管現今農業土壤碳匯交易尚難有實質效益,然而許多研究顯示,土壤有機質增加可改善土壤保肥力,減少肥料投入,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等,進而提高農民收益,綜合評估此類效益,方能凸顯土壤增匯方式對農民的誘因。本場目前正應用作物環境模式配合田間調查,進行農地土壤碳匯及溫室氣體排放的模擬,未來希望透過基本的生產管理紀錄、環境背景資料與土壤肥力檢測結果,即可評估農業生產的碳匯效益,進而降低查驗成本,促進農業土壤碳交易的實際運作。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土壤肥料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相關檔案下載
- 中部地區有機及友善稻作生產成本效益分析113/12/20
- 豐富生態為有機及友善生產加值—南投縣有機及友善稻作產業巡禮113/12/20
- 走出多元多樣有機及友善生產之道—彰化縣有機及友善稻作產業巡禮113/12/20
- 蓬勃發展的有機及友善生產新天地—臺中市有機及友善稻作產業巡禮113/12/20
- 營造水田生物多樣性113/12/20
- 中部地區有機及友善水稻栽培管理技術113/12/20
- 臺中區農業專訊9月第126期目錄113/12/20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0期-------------本場廣告訊息113/12/1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0期-------------107年10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3/12/19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0期-------------農業技術諮詢服務暨傾聽人民心聲座談會113/12/19